常熟某医院儿科门急诊量再创新高,家长们

时间:2019-3-3来源:急救故事 作者:佚名 点击: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降低,身边感冒发烧的人们越来越多,医院儿科门急诊量再创新高。

前几天,网传的一则“EB流感严重”的“卫生局通知”。该“通知”称,“这次的EB流感很严重,有预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不能让喉咙干燥,因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喉咙的黏膜干燥,在10分钟内病毒就能入侵体内。”

对此,北京市卫健委、杭州市卫健委与天津市卫健委均表示,未曾发布过网传信息,网传的“EB流感”系谣言。

究竟是怎么回事?正值流感高发期,家长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EB流感?不存在的!“EB”与流感是两码事!

相关部门表示,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为流感病毒,主要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并不存在EB流感。

事实上,EB只是一种常见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家族一员,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多为散发病例。在全世界约有80%至90%成年人感染过EB病毒,初次感染一般发生在10岁以前,儿童期感染通常没有症状,但若初次感染发生在青年时期,约50%至75%可发生典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其致病性不高,传染性不强,也并不难治。大家完全不用如临大敌。

虚假“通知”引起众多医学误区

错误一:流感压根就没有EB型,只有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乙型为人常见感染类型;

错误二:流感预防靠喝水没用,靠熏醋和食疗也没用。最重要的预防是疫苗接种,是减少流感高峰季节人群密集地方驻留,如果需要到密集地区要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规范咳嗽礼仪;

错误三:流感不是儿童居多,儿童,老人,孕产妇,慢性基础疾病的病人都是高危,应该十分注意并重视,强烈建议上述人群接种疫苗;

错误四:流感病毒的传染需要一定过程,不会十分钟进入体内,文中的“十分钟”不真实;

错误五:反季水果不“背锅”,和流感无关,可正常食用。

EB病毒感染和流感各有什么特点?

EB病毒感染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传染源是感染EB病毒的人,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接吻、咀嚼食物喂食等。感染EB病毒后,婴幼儿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很轻;青少年则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又叫“接吻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皮疹、神经系统症状等。大约一半的人会伴有乏力、头痛、鼻塞、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

相比之下,流感的传染性就强多了,容易引起周期性暴发性流行。

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就可以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临床表现较为严重,可出现突然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还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

此外,流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通常发生在冬春季,由于这种流感病毒容易变异,所以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仍然可能会感染。

没有EB流感,但是流感确实有呈上升趋势!!!

据小编了解,年12月上旬过后,流感活动度开始快速上升,门急诊呼吸道感染患者开始大批量增加,年12月至今门急诊总量已突破余人次,流感的流行逐渐进入高峰期。自年1月1日起,急诊特开设专家夜门诊以满足急诊儿科需求。然而,儿科诊区仍然呈现爆满之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流感活动度将会继续维持在高水平,由流感病毒导致的流感病例也会随之增多。

儿科门诊

儿科急诊

输液室

面对流感高发,家长该如何防护?

一.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常集中表现为上呼吸道不适,主要有鼻塞明显、咽痛咽痒、咳嗽流涕等,偶尔表现为低热和头痛。普通感冒的传染性有限,很少出现家庭、社区、集体单位的聚集,因此较少有大小孩老人接二连三发病的情况。

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相比要严重的多,主要有急起高热,畏寒或寒战,头痛、身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明显,而鼻塞流涕等普通感冒症状反而较清,如果您的孩子近期突然出现高热并且说头和身体痛,那就很有可能是感染了流感病毒。发热多于1~2天内达高峰,3~4天内热退,但也有发热持续5-7天,甚至更久。退热后呼吸道症状(如咳嗽等)才逐渐明显并持续3~4天后消失,但乏力可持续1~2周。而除了上述的典型症状外,婴幼儿和儿童还容易出现流感病毒肺炎和胃肠型流感。胃肠型流感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往往会和诺如病毒以及轮状病毒两种病相混淆。

二.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

教育孩子一日三餐规律进食,主食、蔬果和禽鱼肉蛋的比例为3:2:1。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加强锻炼,注意保暖和增减衣服,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身抵抗力,降低感染流感的几率。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

四.远离传染源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对流通风2次,每次15分钟以上,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多场所时需要佩戴口罩。

五.多休息

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保证身体正常的免疫力。

六.接种流感疫苗

七.中药预防为主

a偏热性体质者选大青叶、板蓝根各3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b偏阴虚体质者选鲜芦根、白茅根各3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c用金银花、菊花各15克,水煎含漱润咽喉。

d推拿捏脊:推三关、泻六腑各次,揉脾俞、足三里各次,清大肠~次、补脾经~次,捏脊3遍,每日l次。

感染流感病毒后,家长应怎么做?

1.发现孩子被感染医院就诊,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当病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治疗。

2.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水,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家里应该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当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流感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5.应尽可能相对固定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

邵罡

儿科副主任中医师

秋冬季节天气变化快,忽冷忽热,本来就是儿科各种疾病高发季节,其中门急诊除了流感以外,最多见还有以下几种病毒,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

1.轮状病毒性肠炎

好发于6~24月龄婴幼儿,该病发病具有典型的流行季节,常见于每年10月中下旬至次年的2月份。主要以粪-口传播途径传播,另外,病毒颗粒在空气中以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传播不可忽视,因此患儿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处理。病程早期出现呕吐,部分患儿呕吐频繁,随即出现腹泻(大多病例呈现先吐后泻的临床表现),少数患儿可出现惊厥症状,典型病例每次大便量较多,呈水样、蛋花样,大便次数较多,可以日解10余次,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或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由于经胃肠道丢失液体较多,小便量常减少,即呈现大便量多、水多、次数多而小便量少之「三多一少」的临床特征。主要以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为主,一旦出现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2.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感染性极强,仅需18个病毒颗粒即可感染人体引起发病。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受粪便污染的食物及水,因此在流行期间,千万不要生食,如:喝生水、生食海鲜、蔬菜沙拉等等;诺如病毒还可以存在于气溶胶和物体表面,通过受感染的病人接触、直接接触受污染的物品及空气传播。感染者多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肌肉痛和非血性腹泻。儿童患者呕吐较为普遍,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无后遗症,同型病毒抗体保护可维持8周至6个月,可反复感染。防止脱水是关键,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中药自制制剂抗病毒

银翘合剂

——抗病毒良药

银翘合剂,是我院根据上一辈名中医陶君仁先生的方子长期反复使用得出的经验方研制而成。合剂组方合理、用药轻灵、疗效显著,是我院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自制产品之一。

处方组成:金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荷、淡竹叶、桔梗、板蓝根、甘草等。

功效:宣肺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时行感冒,乳蛾红肿,内热咳嗽。适用于咽喉疼痛的风热感冒初期,因为其具有抗病毒作用,也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风寒感冒初期。

清热止咳糖浆

——止咳良药

清热止咳糖浆是我院协定处方配制而成的自制制剂,建国以来沿用至今,疗效显著,在院内外具有良好的口碑。

处方组成:麻黄、甘草、桔梗、薄荷、紫菀、生石膏、白茅根等。

功效:宣清肺热止咳化痰

主治:清肺热。用于感冒引起的肺热、痰多咳喘等。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近期急诊都呈现出一个爆满的状态,医院人手紧缺以及门急诊量的骤然增加,超负荷工作已是医务工作者的常态,他们有的要忙到半夜才能吃上一口晚饭,有的甚至带病上班,请各位在排队诊治的同时,文明有序就诊,小编希望您能对医务工作者多一份理解与支持,也祝您早日康复!

转载自医院

积极

理性

客观

包容

全平台粉丝已超50万满足你的一切传播需求

客服







































如何识别白癜风症状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jjgs/896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