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急诊急救中心的医疗工艺细节
大型综合性急诊急救中心
承担区域内人口主要急诊急救职责
具有完善的急救功能设备和医务人员
能够及时处理突发的医疗事件和大量抢救工作
一般由医院承担
对急诊部的工艺流程要求最高
今天来学习一下
大型综合急诊急救中心的医疗工艺细节吧
选址
急诊科要求设置在院区主入口
和距主要交通要道最近的医疗建筑底层中
邻近相关医技部门
急诊科要相对独立设置
既要与医技、住院有便捷的联系
又不能成为门诊、住院患者穿行的通道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
设有无障碍通道
规模
急诊用房建筑属于七项基本用房之一
应占到建筑总面积的3%
急诊留观床位
宜按照全院规划床位的2%~3%设置
医院核定床位总数中
医院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使用中,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医院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
功能单位设置及布局
大型综合性急诊急救中心通常分为
院前区、急救区、急诊区、病房区和支持区
设有急救通道、抢救大厅、急诊区、
留观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
手术区、治疗输液区、功能检查区
以及相应的支持保障单元
急诊科整体功能流线
应尽可能符合医患分离、洁污分离、
动静分离、干湿分离、健康人与患者分离的原则
急诊区和急救区要分区明确、流线清晰
有醒目的标识
急救和急诊区均应单独设立出入口
有救护车专用通道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设置
能容纳救护车直接驶入的半开放式抢救大厅
急诊和急救区紧邻急诊手术室和放射检查区
同时与中心手术室或导管中心有专用绿色通道
保障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检查和处理
急救区标识以红色为主
提示该区域用于救治紧急、重要、
需要快速处理的患者
急诊科二级流程示意图
院前区设置调度中心
应设立在开阔平坦的区域
有专用急救车位和司机值班室
抢救大厅位于急诊科核心位置
按照每张抢救床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
确定抢救大厅的面积
每张抢救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
每床都配备监护设备
区域内需有供氧设施、呼吸机、除颤仪、
洗胃机、床边超声、负压吸引、移动X光机等
医院
可设置一台血液净化设备
满足急性中毒患者的使用
患者血、尿样本均可在抢救床上采集
并由专人运送
因此急救区无需与检验科相邻
抢救大厅设施及布局示例
急诊区以急性病的诊断治疗为主
一般不涉及危重患者
急诊区域门口应设立分诊台
分诊台和挂号室可以功能合并
急诊区可设内科、外科、妇产科、
五官科、儿科等
其中儿科急诊和妇产科急诊应单独成区
有独立的出入口
有条件者可设独栋建筑
外科急诊处理急腹症、创伤、骨折等疾病的患者
诊室与清创室、石膏室、治疗室相邻
开放窗口感染几率较大
清创室属于污染区应靠在最外部
内科诊室应配以心电、超声等仪器设备
可与外科诊室相对
急诊区域标识以绿色为主
清创室设施布局示例
急诊病房区包括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
急诊病房、急诊留观室
其中留观床位可达到20张以上
EICU应靠近急救区
急诊病房及观察床位次之
急救区、EICU、留观区之间
应设有医生值班室、护士站
EICU宜岛式分布
本区域标识以黄色为主
提示需要密切白癜风前兆北京治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 上一篇文章: 急性咽炎
- 下一篇文章: 注意有种喉咙痛能在几分钟内致命别当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