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新冠病毒疫情rdquo

时间:2021-4-2来源:急救方法 作者:佚名 点击:

白癜风专家张晓薇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04/4572208.html

责任编辑林奕文

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简称被命名为“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简称为“NCP”。目前,儿童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陆续出现,数量不多,但是专家提示,新型冠状病毒下沉青少年儿童的可能性存在。那么,上班后的家长朋友们更要加强自身防护,只有这样,居家的儿童才是安全的。

2月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具有强烈传染性的邪毒)。并给出了医学观察期推荐的中成药:胃肠不适的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乏力伴发热的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防风通圣丸。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医院都谨慎进入,而中成药这种购买方便、容易携带,便于储存的中药剂型需求量增加。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中成药也需要辨证,也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应用和禁忌,不能乱用。

在多年的儿科临床工作中,个人的观点,针对初期小儿外感风寒、肺胃蕴热的呼吸系统疾病,儿感清口服液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其组成药物发现,与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发布的中药组方的药品组成接近。根据中央专医院院长刘清泉院长对接诊的新冠肺炎病例舌像的分析,认为“武汉的气候状态,一个是阴雨,一个是湿冷,湿困脾闭肺,气机升降失司,湿度化热,阳明腑实,湿毒瘀热内闭,热深厥深”。个人认为,在医学观察期的儿童可以使用儿感清口服液。

儿感清口服液的药物组成:荆芥穗、薄荷、化橘红、黄芩、紫苏叶、法半夏、桔梗、甘草。功效:解表清热,宣肺化痰。适应症:小儿外感风寒、肺胃蕴热证,症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咽喉肿痛,口渴。用法用量:口服,1岁-3岁:每次10ml,一日2次;4岁-7岁:每次10ml,一日3次;8岁-14岁:每次20ml,一日3次。不良反应:尚不明确。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或服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就医。3、本品如有少量沉淀,可摇匀后服用。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禁忌尚不明确。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贮藏密封,置阴凉处。有效期24个月。执行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Z-)-(Z)。

下面是组成的药物的现代研究:(“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第2版《中药学》颜正华主编”)。

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

药理:1.解热,镇静。煎剂及乙醇浸剂有微弱的解热作用,并有一定镇静作用,还能直接松弛豚鼠支气管平滑肌。并能降温。

2、抗菌,抗病毒。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喉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对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杆菌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抗流感病毒。

3.止血。荆芥炭有一定止血作用,但生品则无。

4,镇痛,抗炎。荆芥甲醇提取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仅为氨基比林的1/10,但醋酸乙酯提取物的作用可增强至2倍,此因挥发油集中在醋酸乙酯中之故。

5.祛痰,平喘。荆芥油有较好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而能平喘,临床观察用治慢性气管炎余例也有较好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抗过敏、抗氧化作用。

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醇、薄荷脑,其次为薄荷酮,还含乙酸薄荷酯、茨烯、柠檬烯、猿烯等。

药理:1,局部作用。挥发油涂搽于皮肤,先出现凉感,继而有微灼感。也可缓慢渗入皮肤内,引起局部充血,从而反射性地造成深部组织的血管变化,发挥疗效。

2.兴奋中枢,发汗解热。内服小剂量薄荷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而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而增加散热,故有发汗解热作用。欧薄荷精油却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降温。

3.解痉。薄荷及其有效成分均有解痉作用。

4,保肝利胆,健胃。薄荷注射液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丙酮干浸膏、甲醇干浸膏及薄荷酮有利胆作用。薄荷油能健胃,抗实验性胃溃疡。

5,抗微生物。薄荷抗菌谱较广,并能抗病毒。

6,其他。薄荷尚能抗早孕、抗着床、扩张血管、祛痰止咳、抗炎、促进透皮吸收。

成分:含挥发油1.5%-2%,其中主要成分为右旋柠檬烯,拘檬醛,并含橙皮苷约8.4%,新相皮苷,柑橘素,川陈皮素,二氢川陈皮素,5-去甲二氢陈皮素,肌酵及维生素B、C,胡萝卜素、隐黄素、对羟福林等。

药理:1,对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挥发油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肠积气排出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对胃肠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能对抗氯化钡、毛果芸香碱所致的痉挛。

本品的解痉方式主要为直接抑制肠管平滑肌。陈皮不仅因所含多种成分而对消化道有多种作用,且因消化道的功能状态不同而异,故而表现出既能“芳香健脾,驱风下气”,又能缓解“脾胃气滞”的线合功效。

2,祛痰平喘。本品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柠檬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增多,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川陈皮素能舒张支气管而显平喘作用。橘皮的醇提取物0.02g(生药)/ml浓度,可完全对抗组胺所致的豚鼠离体支气管痉挛性收缩。

3.抗炎,抗溃疡。橙皮苷与甲橙皮苷均有维生素P样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橙皮苷-mg/hge有对抗娘蛇毒素或溶血卵磷脂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橙皮苷10mg能对抗组胺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橙皮苷大鼠巴豆油性肉芽肿的炎症反应也有抑制作用,使囊内渗出液明显减少。甲基橙皮苷对结扎幽门引起的大白鼠溃疡,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而且还有抗胃液分泌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鲜橘皮煎剂及醇提取液一般剂量可兴奋心脏,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

给狗和兔静脉注射后迅速出现血压升高,但灌胃则无此作用。橙皮苷亦可加强心脏收缩,对血压却无影响,故有人认为强心与升压是两种不同成分。

5.抗菌。广陈皮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卡他奈菌、溶血性嗜血杆菌的生长。

6,其他。陈皮还有抗过敏、利胆、抑制子宫平滑肌及治疗脚气病等作用。

成分:含五种黄酮类成分。即黄芩苷、黄芩素(又名黄芩苷元)、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新素。前两者为主效成分。子芩含黄芩苷11.02%,枯芩为6.47%。此外,尚含B-谷甾醇、苯甲酸、黄芩酶等。茎叶中含黄芩苷及印黄芩苷等

药理:1.抗病原微生物。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霍乱弧菌、脑膜炎双球菌,以及钩端螺旋体、多种皮肤致病性真菌、流感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的有效成分为黄芩苷。黄芩对三种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血链球菌)的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2.抗炎与抗变态反应。能抑制过敏性浮肿及炎症,降低小鼠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通过抑制疏基酶,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时化学介质的释放量,从而抑制变态反应。

3.利胆、保肝、解痉。黄芩素、黄芩苷及黄芩乙醇浸膏均能利胆,可使实验动物胆汁排泄量增加,尤以黄芩素为明显。黄芩苷的解毒与保肝作用,可能同其在体内水解析出苷元黄芩素与葡萄糖醛酸有关。黄芩苷有类似维生素P的作用,能抑制黄疽时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增高。黄芩对肠管还有解痉作用。

4.对心血管作用。黄苓可能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使血压下降,直接扩张血管作用也与降压有关;还可能刺激血管壁感受器,反射地引起血压降低。黄芩苷对缺氧缺血性心肌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黄芩茎叶总黄酮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5.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黄芩有明显镇静作用。黄芩黄酮对H导致的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黄芩茎叶总黄酮及黄芩苷对实验性大鼠脑组织缺氧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

6.其他。黄芩解热作用实验结果不甚一致,多数认为有此作用。黄芩还有抗炎、利尿、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氧化、抗辐射损伤、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

7.毒性。黄芩制剂口服毒性很小,但静脉注射毒性较大。

8.炮制可破坏黄芩酶的分解作用,使之不影响有效成分,为了保证有效成分和药效而又能软化药材便于切片,可用蒸(不超过1小时)或煮(约10分钟)的方法,以代替冷水浸泡法。

成分:含挥发油,主要为紫苏醛、左旋柠檬烯及少量a-菠烯;还含精氨酸、枯酸及色素等。

药理:1、发汗解热。水煎剂及醇浸剂皆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能发汗而解热。(现代研究成分:含挥发油,主要为紫苏醛、左旋柠檬烯及少量a-猿烯;还含精氨酸、枯酸及色素。

2.止咳平喘祛痰。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物,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松弛作用对丙烯醛等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小鼠酚红试验呈阳性,表明紫苏能平喘、镇咳和祛痰。

4.镇静。紫苏水提物,能显著延长环己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大鼠运动时间,能抑3.健胃,促进消化。紫苏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肠蠕动。

5.止血与抗凝血。紫苏有抗凝血和止血双重作用。紫苏水提液可缩短家兔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说明紫苏对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而对外源性凝血系统影响不明显。制神经兴奋传导。

6.影响免疫功能。其乙醚提取物能增强脾细胞免疫功能,而乙醇提取物和紫苏醛却有免疫抑制。

7.抗菌,抗病毒。水浸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水煎剂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浸膏能抗真菌。紫苏还能抑制孤儿病毒。

8.其他。紫苏对放射线皮肤损害有保护作用,提取物能抗氧化。所含迷迭香酸能抗炎。挥发油能升高血糖。所含薄荷醇有止痒、局麻、防腐及祛风作用。

药理:1.镇咳祛痰。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制半夏的煎剂灌胃,对猫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药效维持5小时以上;静脉注射亦有明显止咳作用。生半夏与制半夏的混悬液腹腔注射,使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次数减少。制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祛痰作用,生半夏则未见明显作用。

2.镇吐,催吐。生半夏煎剂、制半夏制剂对硫酸铜、阿朴吗啡和洋地黄所致狗、猫、鼠等实验动物呕吐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呕吐中枢有关。有报道生半夏有催吐作用。但半夏粉剂在℃焙2-3小时,即可除去催吐成分而不影响其镇吐作用。

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半夏能抗心律失常。其煎剂对犬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有拮抗作用。

半夏还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可阻止或延缓高脂血症的形成,并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半夏挥发油分离出的茴香脑具有促进骨髓中粒细胞成熟,提前向周围血液释放,可用于白细胞减少。另外,半夏还具有抑制心脏和短暂的降压作用

4.抗肿瘤。半夏提取物对腹水型肉瘤、肉瘤-、实验性小鼠宫颈癌-14、肝癌实体型及Hela细胞、JTC-26体外实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半夏各炮制品总生物碱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s)有抑制作用,能损伤悬浮生长的Ks2细胞形态,抑制其增殖。从半夏中提取到的多糖具有较强的网状内皮系统激活活性,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分泌作用,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增殖

5s.抗早孕。半夏蛋白给怀孕小鼠皮下注射ug/只,50%小鼠发生流产,当剂量达到30mg/k时,%小鼠发生流产。兔子宫内注射半夏蛋白ug,其抗着床率达%。半夏蛋白在胃中可被分解而失活,可以用于妊娠呕吐。

6.其他。半夏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镇痛、镇静催眠作用。能预防造影剂不良反应,还能解毒,抗真菌,抗炎,降低眼内压等。姜半夏1.5%盐酸提取的混悬液或60%乙醇提取液腹腔注射,有抗砂肺作用。清半夏75%乙醇回流提取液15g/kg灌胃,对蓖麻油引起的腹泻有抑制作用。

成分:含多种皂苷,已分得13种三萜皂苷,其中主要成分是桔梗皂苷D。水解生成桔梗皂苷元、匹志酸、桔梗酸。还含有白桦脂醇、a-波菜甾醇、a-菠菜甾醇-B-D-葡萄糖苷、多糖、氨基酸等。

药理:1.祛痰,镇咳。桔梗对麻醉犬、麻醉猫、豚鼠和小鼠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机制是桔梗皂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黏膜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而被排出。桔梗皂苷对豚鼠有镇咳用。桔梗皂苷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气管收缩。

2.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桔梗皂苷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环已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呈明显静作用;扭体法、热板法对小鼠有镇痛作用;对正常小鼠和发热小鼠有降低体温作用。

3.对心血管的作用。桔梗皂苷动脉内注射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静脉注射可见大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呼吸抑制,随着剂量增大持续时间延长。对离体豚鼠心房,可使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又能对抗Ach引起的心房抑制。

4.抗炎。桔梗皂苷对角叉莱胶和醋酸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抑制作用。

能显著抑制过敏休克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5.其他。桔梗皂苷有抑制大鼠胃液分泌和抗消化性溃疡作用;桔梗水和乙醇提取物对正常家兔和四氧略啶糖尿病家兔有降血糖作用;有一定降脂作用。体外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

成分:主含三薪类化合物甘草甜素(甘草皂苷)和甘草次酸。甘草甜素主要为甘草酸的钾、钙盐等,为甘草的甜味成分,为非溶血性皂苷。甘草酸水解后生成二分子葡萄糖醛和一分子甘草次酸光果甘草尚分得多种三薪类化合物。又含黄酮类化合物,如甘草苷、甘草异苷、甘草苷元及PM等还含香豆精类化合物、生物碱、甘草多糖、果胶及甘草新木脂素等。

药理:1.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①盐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粉、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对人和动物均可使水、钠潴留,钾排出增加,表现去氧皮质酮样作用。长时间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等假醛固酮增多症。停药或使用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可缓解上述症状②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和甘草甜素能使大鼠胸腺萎缩及肾上腺重量增加,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和游巴细胞数量减少,尿中游离型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增加。同时甘草还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等类似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甘草制剂只有在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和糖皮质激素(氧化可的松等)存在条件下,才表现出皮质激素样作用。

2.抗炎。甘草抗炎的有效成分是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对角叉菜胶、甲醛所致大鼠关节肿胀以及棉球肉芽肿炎症等均有抑制作用。抗炎效价约为氢化可的松的1/10,抗炎机制主要为:①降低细胞对前列腺素和非特异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等活性因子的反应性。②甘草的黄酮类成分明显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的生成,抑制白细胞释放溶酶体酶,提高CAMP浓度,从而阻止组胶等活性物质释放,并抑制脱颗粒反应。

3.抗变态反应。甘草甜素可对抗过敏活性物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引起的兔离体回肠和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也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甘草提取物Lx(非甘草次酸的昔元糖蛋白)对小鼠过敏性休克有保护作用。甘草抗过敏作用与其能抑制PGE,生成,阻止过敏物质释放以及抑制抗体生成等因素有关。

4.免疫调节。甘草甜素能使一些免疫器官的重量显著增加,使正常小鼠对静脉碳粒的廓清指数显著提高,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甘草酸可促进r-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甘草的粗提物Lx则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其作用于巨噬细胞的与吞噬有关的酶,降低抗原信息量而显示其免疫抑制作用。

5.抗氧化。甘草类黄酮可明显抑制小鼠肝勾浆在振荡温育条件下引起的丙二醛升高,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其对脂质过氧化及自由基的拮抗作用已被证实。甘草查尔酮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羟自由基有直接清除作用。而且甘草提取物的抗促癌作用与抗氧化作用有一定关系。

肾上腺或卵巢仍有同样作用。甘草甜素剂量增大可使雌激素作用增强。甘草提取物有性激素样作用,效力较雄二醇大。甘草次酸具有抑制小鼠生殖腺产生睾丸酮的作用。

6.对性激素的影响。甘草甜素、甘草次酸能抑制雌激素等对未成年动物子宫的增长作用。

7.降脂。甘草甜素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和高血脂病人都有明5动脉硬化的发展。

8.降血脂作用,并可防止冠状8,保护耳前庭功能。8

9.抗消化性溃疡。甘草的多种制剂及甘草次酸、甘草苷、甘草苷元等成分对大鼠多种实验性溃疡都有抑制作用。临床应用甘草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能使胃痛,泛酸,嗳气等症状迅速减轻或消失。

10.保肝。甘草制剂和甘草甜素对四氯化碳、甲基偶氮苯、扑热息痛等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11.促进胰液分泌。甘草提取物FM十二指肠给药,可提高血中分泌素浓度及胰腺HCo,的排出,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分泌素与HCo,排出呈明显相关关系,FM能促进分泌素释放,而胰腺HCO;分泌则由分泌素血药浓度升高引起。

12.解痉。甘草煎液、甘草流浸膏、FM、异甘草素等,对离体肠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肠管处于痉挛状态时,则有明显的解痉作用。甘草提取液可拮抗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组胺所致的输精管收缩;使输精管的收缩幅度、活动力均显著降低。其解痉作用可能与a-M和N受体有关。

13.镇痛。甘草水煎剂对在体子官正常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抑制PG,所致兔在体子宫的强烈收缩,对由PCFa、催产素诱发的大鼠扭体反应以及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14.解热,镇静。甘草次酸和甘草甜素分别对发热的大鼠和小鼠、家兔具有解热作用。甘章次酸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作用,可引起镇静、催眠、体温降低和呼吸抑制等。

15.镇咳祛痰。甘草浸膏和甘草合剂口服能覆盖发炎的咽部黏膜,缓和炎症的刺激,发挥止咳作用。甘草的镇咳作用与抗炎无关,而是通过中枢产生的。甘草还能促进咽喉及支气管的分泌,使痰容易咳出,呈现祛痰镇咳作用。

16.抗心律失常。-甘草次酸钠能对抗氯仿肾上腺素所致免室性心律失常,延长氯化钙所致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减慢大鼠和兔心率,部分对抗异丙肾上腺素的心率加快作用。

17.抑制血小板聚集。从甘草中分离出的3-芳香香豆素衍生物Gu-7,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磷酸二酯酶活性,并增加血小板环磷酸腺苷浓度。甘草查尔酮甲和乙可抑制12-羟基-5,8,10-+七烯酸和血栓素B,的形成;抑制由凝血酶诱导的游离钙浓度的增加,并有剂量依赖关系。

18抗病毒。甘草甜素有抑制艾滋病病毒增殖的效果,能使艾滋病患者免疫力增强。对水痘、带犹疱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甘草多糖对水疱性口炎病毒、腺病毒I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及牛痘病毒等有抑制作用。甘草甜素能抑制肝炎病毒。其机制除对病毒直接作用外,还与诱生干扰素、增强NK網胞活性等有关。

19,抗菌,杀虫。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次酸钠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周米巴原虫及滴虫均有抑制作用,但在有血浆存在的情况下,其抑制细菌和杀阿米巴原虫的作用有所减弱

20解毒。甘草及其多种制剂对多种药物中毒(如士的宁、乌拉坦、苯、砷、升汞等)、动物毒素中毒(如河豚毒、蛇毒)、细胞毒素中毒(如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及机体代谢产物中毒都有一的解毒作用,能缓解中毒症状,降低动物死亡率。其解毒作用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方式沉淀、吸附,以及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途径而实现。

21,抗肿瘤。甘草甜素、甘草苷能使大鼠腹水肝癌及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产生形态学上的变化,其单铁盐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均有抑制作用。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3.氧-18-c甘草次酸对大鼠移植的Dbreding-Cuern抑制作用,其衍生物还有抗小鼠白血病作用。

22.抗利尿。甘草甜素对大鼠具有抗利尿作用,伴随着钠排出量减少,钾排出量也轻度减少。此用是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来实现的,作用方式与去氧皮质酮不同,可能是对肾小管的直接作用。

23.毒性。甘草水浸膏给小鼠静脉注射的LD,为1.±0.g/kg。甘草浸膏给小鼠皮下注射LD为3.6g/Kg,死因为呼吸麻痹。

综上所述,儿感清口服液从中医医理到现代医学药物研究,证明其抗病毒作用是可靠的,对呼吸系统疾病是有效的。但是,其对“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需要临床验证。一家之言,有不当之处,请您批评指正。

医生简介

齐智星医学硕士中医医学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擅长运用纯中医手段之经方、针灸、艾灸调理各种妇儿疾病,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中医保健治疗的理论。尤其对围月经期疾病、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腺样体增生,慢性鼻炎,小儿难治性湿疹、哮喘、慢性咳嗽、心肌炎恢复期调理、过敏性紫癜、儿童发育迟缓等有独特的建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期间主持了《穴位贴敷配合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症的临床研究》中青年教师自主课题;医院工作期间主持了《从睡眠觉醒障碍观察外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干计划”课题,并参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中医儿科小儿遗尿症标准化诊疗指南修订》工作,并负责编写了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成药大全》的儿科部分。

林奕文

责任编辑

林奕文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于医院工作,从事皮外科研究。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从巨噬细胞表型对成纤维细胞表型状态的调节规律研究回阳生肌法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机制》,参与北京市自然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项课题,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

齐智星大夫

壹尘堂-61899

壹尘堂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jjff/1122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