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过年了,宝宝好怕怕没有这些急救常识,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
自然少不了吃吃喝喝、走亲访友
网上讨论如何“防熊亲戚”的声音不少
可素呢~
Gymbo温馨提示,危险防不胜防
类似这样的事件,
在我们身边,随时都可能发生
瓜果零食,新鲜环境、爱心人士
都可能造成宝宝的意外伤害
1岁宝宝被瓜子卡咽喉,呼吸心跳停止险丧命;
2岁宝宝春节走亲戚时被喂了一颗开心果,结果呛入气管后窒息不治身亡;
3岁宝宝被馒头噎着,妈妈使劲灌水,导致孩子呼吸不畅,错过黄金抢救期;
1岁宝宝不慎被烫伤,奶奶一把揭下宝宝的衣服和纸尿裤,造成宝宝皮肤大面积脱皮;
生性好动、充满探索欲,无知者无畏的宝宝们
本身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在春节这样容易失控的复杂环境下
更是危机四伏
最可怕的是,你的脑袋嗡一下炸毛,
智商降为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抓瞎的情况下,还很有可能帮倒忙,
给宝宝造成二次伤害
所以,除了打起12万分精神死盯宝宝以外
科学急救常识千万要牢记于心
Gymbo观察发现,缺乏急救常识的家长不在少数,孩子一哭就乱了手脚,病急乱投医。还有的一出事儿就问度娘,轻信网络偏方。
Gymbo特地通过权威渠道吐血整理、甄别了儿科专家、外科专家的急救处理意见,关键时期拿走学起来,真有突发情况,也不会心里没底。
划重点!敲黑板!
好!好!学!习!
保!持!冷!静!
分!秒!必!争!
01异物卡喉
错误做法:
?喂水
?将宝宝倒立、吊挂
?拍背、抠吐
正确做法:
?如孩子发不出声音,即可判断为气道被卡。抓住前4分钟的黄金急救时间,立刻启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1岁以下的宝宝,将其翻转45度角俯卧在大人的前臂上,用力拍打背部5下,将宝宝翻正观察异物是否掉出,如果没有掉出,再用两指在心脏上快速压5下,翻转背面继续拍5下。直到救护车来之前,一直反复以上程序;
?1岁以上的宝宝,大人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宝宝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更直观的操作手法,来看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示范视频——
远离潜在杀手:
花生仁、瓜子等坚果、果冻、糖果、豆子、果核、汤圆、葡萄、圣女果、大块食物、纽扣、电池、硬币、直径小于3厘米的玩具等等。另外不要孩子进食的时候逗孩子笑,不要强行给孩子灌药。
02鱼刺卡喉
错误做法:
?吞馒头,吞饭!
?喝醋!
正确做法:
?立即停止进食,减少吞咽动作,安慰孩子,减少哭闹,避免将鱼刺吸入喉咙或食管;
?教孩子轻咳,一些扎的不深的小鱼刺,可能会靠震动而咳出来。但注意一定是轻咳,否则肌肉用力过猛,也可能加重损伤。
?如果孩子能够配合,用扁片压住舌头,让孩子做干呕状,用手电筒照射口腔深处,如果肉眼能看到鱼刺,且方便自行用镊子取出的话,可以试试,如果不行,立刻就医;
?宝宝被鱼刺卡到,他们常常不能很精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是不要大意,及时就医要紧。找一个有专业耳鼻喉医院,医生一般都会根据病情提供科学的解决办法。
远离潜在杀手:
给宝宝吃有刺的鱼,千万要仔细!
03误食中毒
错误做法:
?盲目喂水、催吐!
正确做法:
?中毒种类很多,治疗方式各不相同,家长能做的就是带上中毒物品,医院,以便医生尽快查出毒源。
?若情况紧急,不知道怎么办也可以电话到本地中毒急救中心或,将宝宝的年龄、体重、吃错的东西、现在情况描述一下,按照专人指导操作。
远离潜在杀手:
干燥剂、清洁剂、药品、过期食品。。。
04异物入鼻/耳
错误做法:
?用手掏!
?用镊子眉夹去取!
正确做法:
?异物进了鼻腔,试着让孩子闻一些刺激性的味道,比如胡椒粉,让孩子打喷嚏,把异物喷出来;
?大一点的宝宝,可以用一手指堵住没有堵住的一侧鼻孔,教孩子用口深呼吸后行擤鼻动作,用气流将异物催出;
?如果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喷出异物,医院处理;
?外耳道有异物的症状,通常是异常分泌物、耳朵痛,听力下降,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的头偏向有异物的那侧,用手轻拉耳廓,看异物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排出,如医院处理了。
远离潜在杀手:
珠子、小玩具、食物、昆虫。。。
05烧伤烫伤
错误做法:
?冰敷!
?抹牙膏、抹紫药水、抹蛋清香油#%$....!
?挑破水泡!
?粗暴强行剥离受伤部位的衣物!
正确做法:
?尽快脱离致伤原因;
?迅速用大量流动的冷水(非冰水)冲洗或浸泡至少20分钟。如现场没有冷水,用常温的牛奶和罐装饮料替代;
?一边冲洗一边剪开覆盖在受创表面周五且没有粘连的衣物,医院由医生处理;
?干净的湿布或消毒纱布覆盖受伤部位。如伤口只是轻微红肿,且面积不大,可以冲洗后,冷湿敷减轻孩子的疼痛;
?如果受伤比较严重,或持续疼痛、发生感染、医院治疗。
远离潜在杀手:
热汤、洗澡水、开水壶、暖气片、烤箱、蒸汽、打火机、烟花爆竹、化学物品。。。
06擦伤、割伤
错误做法:
?拿纸巾擦一擦,吹一吹;
?让伤口自己愈合。
正确做法:
?面积小,浅表的伤口,用清水将伤口擦洗干净,用碘伏和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然后涂一层消炎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医用纱布包扎;
?擦伤面积较大、伤口深的,医院做专门的伤口清洗;
?正规注射过百白破的宝宝一般自带5-10年的主动免疫力,跌落时如有锐器外伤,原则上不需要额外再注射破伤风针,具体情况遵医嘱。
远离潜在杀手:
尖锐的物品或金属类的边角。。。
07跌落伤
错误做法:
?马上把孩子抱起来,搂在怀里!
?搓揉头部肿包!
?按摩软组织肿胀的部位!
正确做法:
?迅速观察,根据跌落高度、着地部位,大致判断伤势,排除头部、颈部外伤,评估肢体的受伤情况;如果不能排除头颈部外伤或脊柱骨折,应立即拨打;
?宝宝头部微小血管丰富,即使轻微的碰撞也可能引起肿胀包块。宝宝摔伤后如果能马上大哭,精神状态好,手脚活动正常,头部没有凹陷畸形,肿包没有进行性增大,可以先密切观察,进行冷敷,24小时后进行热敷;
?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差,烦躁,甚至反复呕吐、手脚不灵活等情况,医院排除颅内损伤和骨折的可能性。
?即使医生暂时排除了脑出血的可能性,回家后至少需要72小时密切观察,因为有些微小的局部损伤往往不会马上显现出症状。
远离潜在杀手:
婴儿床、餐椅、学步车、楼梯、家具、滑梯、阳台。。。
08骨折
错误做法:
?随意搬动宝宝,抱来抱去。
正确做法:
?宝宝跌落摔倒后,轻微碰触受伤部位,一旦引起宝宝哭闹、拒绝,并且关节活动受限,或有异常折角,隆起、青紫或瘀血,可初步判断为骨折;
?去医院之前先进行紧急处理,固定骨折部位。就地取材,可以是任何材料,但材料长度必须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比如上臂骨折固定一定要超过肩关节和肘关节,小腿骨折固定要超过膝关节和踝关节。这样避免骨折端继续移位,也可以减轻疼痛,便于搬动;
?如果无法辨别脊柱是否骨折的,建议等待专业人员做转运治疗。
远离潜在杀手:
台阶、楼梯、摔跤。。。
09扭伤
错误做法:
?按摩揉搓!
?立刻热敷!
正确做法:
?扭伤后24小时内,用冷毛巾包冰块冷敷20分钟,镇痛消肿;
?受伤后第2天,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消退肿胀;
?还可以用弹力绷带包扎扭伤部位,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把扭伤部位垫高,也可以减轻肿胀;
?如无法确定是扭伤还是脱臼、骨折,还是要及时就医确诊。
远离潜在杀手:
台阶、楼梯、摔跤。。。
10脱臼
错误做法:
?随意移动宝宝患肢!
正确做法:
?可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把手臂吊在脖子上。但是别随意移动宝宝患肢,避免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宝宝患部的二次伤害,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医院治疗;
?即使关节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受伤的韧带或周围的组织也还是需要治疗。几个星期都不可活动关节,这期间比骨折的情况更为疼痛;
?家长在扶宝宝时,应该抓住他的肘关节或上臂。一岁左右的宝宝学走路时,家长应把两手放在他的腋窝下,以免反复脱臼。
远离潜在杀手:
牵手方式不当、粗暴的穿脱衣服、拉着宝宝手臂玩“荡秋千”、“拔萝卜”、“拉大锯”等游戏。
11咬伤抓伤
错误做法:
?医院!
?包扎伤口!
正确做法:
?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用流水和肥皂彻底冲洗伤口,冲洗时间至少15-20分钟,然后用碘伏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大大降低感染狂犬病毒的可能性;
?除了出血量特别大的伤口,一般伤口不要包扎,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的,缺乏氧气反而会大量生长,完成伤口处理后医院接种狂犬疫苗;
远离潜在杀手:
不确定接种过狂犬疫苗的猫狗等宠物。
12触电
错误做法:
?用手直接碰触拉开触电宝宝!
?让触电后的孩子走动!
正确做法:
?火速切断电源。立刻拉下电闸或电源开关;
?利用木棍、塑料制品、皮制品等绝缘材料挑开接触到孩子的电源;
?可用干绳子,衣服拧成带子套在触电人身上,将其拉出;
?如要直接拉开宝宝,脚下必须垫干燥的厚木板或站在棉被、厚塑料板等绝缘物体上,以免触电;
?检查宝宝的受伤情况,一旦发现宝宝有休克、身体发紫或是意识不清、呼吸、心跳停止的现象,医院或等待或急救车到来之前,一定要及时做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
?如触电时间短,通过电流小,孩子只是心慌、头晕、四肢发麻,则让孩子卧床休息1-2小时,密切观察呼吸和心跳情况;
?皮肤灼伤处的处理方法可以参照烫伤后的方法。
远离潜在杀手:
插座、开关、电线、电器。
13鼻出血
错误做法:
?用纸堵住鼻孔!
?躺下或仰起头!
正确做法:
?立即用食指和拇指往中间按压住双侧鼻翼根部至少5分钟-进行压迫止血。
?想办法让宝宝安静,避免哭闹,减少出血量,让孩子头部稍微前倾,让流入咽道里的血吐出来,一来可以观察出血量,二来避免血进入胃部,引起肚子疼痛和呕吐。
?如果鼻翼按压没有成功止血,千万不要用纸堵住鼻孔,反而会加重鼻粘膜的损伤,出血时间持续20分钟以上,及时就医。
?还可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前额,加速末梢血管遇冷收缩而止血。
远离潜在杀手:
外伤、空气干燥、挖鼻孔。
14溺水
错误做法:
?按压腹部或倒提宝宝控水!
?倒背奔跑控水!
?长时间控水!
?检查孩子有无心跳呼吸和反应,如果还有意识,呼吸心跳没有停止,就先进行控水、开放气道的操作;如果没有意识,呼吸、心跳停止,首先进行心肺复苏。
★有意识状态下
?开放气道。用手将溺水宝宝口中的呕吐物、污物取出,解开衣服,一手以掌侧置于宝宝额部向后向下压,另一手以两指抬起下颌,使宝宝头部后仰以开放气道;
?控水。单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宝宝俯卧置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迫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内积水倾出。
★无意识状态下
孩子溺水急救的心肺复苏要按照ABC(A=Airway,B=Breathing,C=Circulation)的顺序,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溺水复苏的关键就在恢复呼吸上。
?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一手以掌侧置于宝宝额部向后向下压,另一手以两指抬起下颌,使宝宝头部后仰以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所有人工呼吸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
?胸外按压。儿童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照15:2的比例进行(按压15次,人工呼吸2次)。按压部位为胸骨下1/2处,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即婴儿4厘米,儿童为5cm。按压速率为每分钟-下;
?抢救同时联系急救车,医院实施进一步治疗。
远离潜在杀手:
江河湖海、水塘、游泳池、澡盆,浴缸、马桶、鱼缸。
15蜂螫
错误做法:
?扑打蜜蜂!
?抓挠、挤压伤口!
正确做法:
?遭遇蜜蜂袭击,立即用衣物保护好宝宝的头颈,向蜂巢或者蜂群相反的方向逃跑,或者原地趴下,把宝宝全身露着皮肤的地方全部遮住。
?被叮咬或蛰伤后的部位,可以用肥皂水或弱碱性溶液清洗患处,冰敷15分钟消肿;
?一些专用药膏对于缓解症状有所帮助,但情况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身体的很多部位出现皮疹;呼吸短促;舌头、手、面部肿胀;意识不清,医院就诊。
远离潜在杀手:
草丛、灌木丛、蜂巢。
好奇宝宝们一路成长,的确难免磕磕碰碰
只要家长们防患于未然,将急救常识了然于胸
遇到突发状况,理智不慌张
有条不紊的处理,一定会化险为夷
所以这篇福利帖不仅要收藏,更要烂熟于心
也提醒好心的亲朋好友们,千万不要以险小而为之,
请让宝宝远离以上的危险食物和危险动作!
Gymbo祝宝宝们一年又一年
平平安安
igymbo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健康除了撩妹,太阳的后裔中的急救
- 下一篇文章: 又一起孩子的悲剧睾丸急救4小时,医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