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展会与一座城市的两场约会

时间:2023-4-16来源:会展前景 作者:佚名 点击:

今年9月30日夜,西安大唐西市。在西安大唐西市广场上,海东设立的88个展馆灯火通明,参展商忙着做最后的布展工作;来自海东的百余名工作人员来往穿梭……10月1日,西安·青海(海东)高原绿色商品大集就在这里拉开帷幕,来自海东和西宁的88家参展企业和万余名西安市民和游客来到这里,展开一场秋天里的约会。核心之变从线下到线上回首年,西安高原绿色大集期间,海东各类商品销售额达万余元。

一串串数字,探究海东这几年发生深刻变化的背后,不仅是因为海东拥有众多产业,更是因为海东特色农副产品这张响亮的金名片。这是海东与西安的第二场约会。

对于海东市而言,不少企业一年中要赶好几场的“会”或“集”,集会对于他们而言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个摇篮。西安·青海(海东)高原绿色商品大集成功举办,就是海东努力放大区位优势,培育专业化品牌会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会展题材,利用会展经济的“拉动效应”和“溢出效应”,形成基于地域产业和地域文化的优势品牌的又一次创新和尝试。

“29万、64万、72万、万……”随着线上成交数字的不断刷新,来西安参展的海东人发出阵阵欢呼。10月3日,互助县乐村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成虎与西安简众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合同,站在自己展位门口,张成虎激动地笑了,他说,这一步走对了。

只不过,这一次模式变成了线下拉动线上。“我们互助的农副产品通过乐村淘电子商务平台就能轻松运到西安。”张成虎说。这是海东农副产品走出海东走向全国的一朵小小浪花。从中不难看出,如今海东的特色农副产品绝不再是养在深闺无人知。“我们为企业搭建这样的平台,展示了海东的形象,让海东的本土企业直接面对发达城市市民,让海东的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海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振华说。

海东与西安的首次“牵手”是在去年。海东借势西安·青海(海东)高原绿色商品大集,紧扣绿色发展主题,拓展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合作,以存量引增量、以资源引资金、以市场换技术,全面提升了高原绿色商品的知名度。“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商品大集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成为海东企业实现品牌推广、思想交流、投融资合作的大平台。”海东市商务局局长赵幸福说。

功能之变从卖产品到看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商品大集的确具有带动财富的力量,成为商家必争之地。但反过来看,商品大集的背后,又是酒类、食品行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产业趋势的真实写照。

张德福是青唐星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地地道道的海东人,只要海东市举办这样的展会,他都要去参加。“几张桌子、几个服务员、一个拉面匠。”这是他们参加展会的真实写照,但是今年,和往年不太一样。“我准备要在西安开拉面直营店和网约店,让西安市民更便捷地吃到来自海东的美食。”

尽管每天能卖出去碗拉面,但对张德福来说,这样的销量他并不满意。“如何让我们海东的拉面有自己的品牌,怎样让外地市民更迅速的吃到上档次的牛肉拉面,这也是我们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能仅满足于通过实体店一天卖出多少碗,也要考虑通过网上订餐加大销量。”和张德福在一起的马木海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马木海子是河南本穆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说这样的展会让他们与行业内人士之间有了更深的交流,“今后,我们不仅要追求销量,也要追求品质。我们要把海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理念记在心上,挂在脸上。这样,海东企业把文明创城和文明服务完美结合起来。”张德福笑着说。

不论是从零开始的拉面店老板,还是行业巨头青稞酒,在商品大集这个舞台上,谁都不敢懈怠。只要海东市有参展的活动,我们从未缺席,目的就是要保持品牌在行业内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青海仙红辣椒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韩学林说。开幕当天,海东各类商品销售额突破百万元,实现本届商品大集首日开门红,这也表明,海东特色农副产品逐渐被大众所认知。

城市之变从市内走向世界年,青海海东(吉尔吉斯斯坦)经贸合作暨特色产品展示会上,青海仙红辣椒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青海循化圣乐旅游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展会开幕当天就分别与当地企业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书。来自海东的仙红辣椒、清真牦牛肉系列产品、青藏土特产品可以在吉尔吉斯斯坦销售,两家企业从此在中亚开拓出了新的市场。而这,只是海东农副产品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一年后,海东市再次扬帆起航,将高原绿色商品大集搬到了位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古都西安。

因为独特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海东市绿色商品和农副产品在市场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今年,海东持续发力,高原绿色商品大集正逐步成为一个国家级的大型综合贸易平台,为宣传展示海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全面推进农业贸易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和产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海东乘着青洽会、绿博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商品大集等知名展会的东风走向全国各地,不少产品更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回首两届的办展经历不难看出,海东高原绿色商品大集从单纯的政府主办、行业牵头,正向着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农展会也从区域性的合作洽谈会逐渐成长为国际性的农交会。地处河湟谷地的海东市,既是兰西经济群的核心地带,又是河湟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更是全省最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这里盛产乐都长辣椒、紫皮大蒜、循化线椒、马铃薯、互助八眉猪等农产品,是青海特色农产品的主产区。随着近年来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海东市农产品从以省内自销为主,逐步打开省外乃至长江中下游市场销路,特别是作为全国最大的春油菜杂交制种基地和全省最大的马铃薯制繁种基地,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北山”杂交油菜和“西山”洋芋远近闻名。说起青海的土特产,大部分都产自海东,这让海东在全省农副产品面前挺起了腰杆。

近年来,海东市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园区建设,逐步建成了“一区、两核、四园”的农业产业格局。同时,加快现代农业与信息化的融合,以品牌农产品的推介营销为抓手,依托“黄河彩篮”基地,开展“互联网+”试点,发挥电子商务、物联网系统、直销门店的作用,建立基地营销网络体系,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系统,努力打造“互联网+农业”的智慧发展新模式。

一个展会和一座城市的两次约会,两个城市间的合作交流将更加紧密。未来,海东市将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产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和人文交流基地。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jjgs/1483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会展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