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信息三级医院下月起取消门诊输液,
头疼感冒,去医院门诊挂个水,这种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将终结。今年7月1日起,医院门诊输液模式将彻底改变。除了儿科外,医院将停止门诊输液,医院7月1日起停止门诊抗菌类药物输注,今年年底前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为什么要取消门诊输液?取消后会影响患者正常看病吗?确实需要输液的患者怎么办?日前,记者走访了区卫计委以及医院的医务部门,就相关安排和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卫计委:取消是为了规范合理用药
“取消门诊输液是对临床用药的一种积极纠偏。”区卫计委医政科负责人张晓剑介绍,过去人们对输液过度依赖,认为输液“又快又好”,然而在临床中,输液的风险和副作用也在突显,近几年全国卫生系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
去年,江苏省卫计委发布《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对抗菌药物使用作出规定,要求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同时倡导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要求年7月1日起,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年底前,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这一要求也医院工作的一项重点。张晓剑告诉记者,近两年,医院已在积极有效地减少抗菌类药物的输注,减少门诊输液处方,并通过医生沟通和加大宣传,让越来越多人了解输液指征、输液危害等健康知识。
医院:二医院分类执行
在吴江,停止医院共有5家。记者了解到,医院、医院2家医院执行7月1日起停止门诊输液,儿科除外;医院(区二院)、医院、医院3家医院分段执行,于7月1日停止门诊抗菌类药物输注,今年年底前停止门诊输液,儿科除外。
“由于部署早、宣传得力,门诊停止输液对患者看病影响不大。”吴江区一院医务科副主任李燕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医院对门诊输液已经进行有效控制,输液量明显下降,门急诊的输液占比也从去年的20%下降到15%,患者普遍对输液有科学的认识。医院医务部部长夏正也告诉记者,医院的分院,医院就停止了门诊输液,该院也同步减少输液尤其是抗菌类药物的输注。
在医院,记者了解到,考虑到基层患者还需要一个逐步接受和适应的过程,医院都选择分段实施。医院医务科主任王效婷介绍,医院慢性病人、康复病人较多,有些病人确实有输液指征或输液需求,分两步走也能缓解可能出现的急诊和住院量暴增。
患者:要提升对输液的认识
采访中,各医院医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还是有一部分患者偏好输液,认为感冒、炎症一定要挂水才见效。张晓剑表示,医院停止门诊输液的安排,也是为了提升吴江患者对输液的科学认识。“需不需要挂水,要由医生来专业诊断。”
针对医生诊断确实需要输液的患者,目前,各医院已经安排好了就医流程。患者在专科看病时,由专科医生诊断确认具备输液指征的,会被安排转诊至急诊,或住院治疗,其中,不会增加转诊或急诊挂号费用。
另外,医院还明确规定了急诊输液的要求,每天只能开具一天的输液量。
白癜风能好么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上一篇文章: 中医养生中医儿科内外治方法
- 下一篇文章: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系列一市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