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生儿健康的守护天使张素玲主
首儿健康 医院新生儿病区现有层流病床10张(主要收治重症新生儿患儿),母婴同室病房有23间。目前可开展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治疗、全合一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胸部物理治疗、气道管理技术、套管针技术、蓝光治疗项目等,并有配置齐全的救护车,为新生儿的各项救治提供了专业的技术保障。
每日清晨,张主任带领当日当班医师查房,根据住院患儿病情变化,指导主治医师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张主任一天的工作,就从查房开始了……
2.她是穿梭在病房里的“科普天使”“宝贝吃东西、精神头怎么样?”进了病房张主任就询问家长患儿今日的表现。通过听诊和观察孩子的情况:“孩子比昨天好多了,孩子生病很多时候跟大气候有关,家长一定要注意别让孩子着凉,还要注意交叉感染”。一名患儿第一次被诊断为支气管炎,这次被诊断为肺炎,家长表示很困惑。张主任就耐心的跟她解释:“肺炎和支气管炎好比是树干和叶子的区别,区别并不是很明显。支气管炎会有刺激性咳嗽,而肺炎咳嗽表现不明显。”张主任通俗易懂的讲解令家长释怀。
张主任态度和蔼,说话语调不快,但遇到有护理不当的家长,也会“不客气”的指出来。21床的果果,是一个1岁半个月大的男孩,当被问及家长是否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孩子妈妈说:“我们想起来给孩子吃,孩子爷爷说鱼肝油补多了会有副作用,没敢给孩子多吃”。张主任听了就说:“爷爷是医生吗?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孩子,15d~2y都需要补充鱼肝油的,你们家宝贝1岁就断奶,也没有补充任何奶制品,孩子的营养肯定不全面,你真是个糊涂的妈妈,以后可不能这样啊!”孩子妈妈听后非常不好意思,表示一定会听主任的话。
8:00~10:05,张主任带着医师们穿梭在24位住院患儿之间。在查房的过程中,严格按程序手部消毒,了解患儿病情变化,向家长解释患儿的病情,让家长们知晓治疗方案,最重要的是耐心的向家长科普疾病和护理知识。面对家长的疑问,她总能化难为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家长了解病情。有时候,相同的问题可能要说好几次,她也都会很耐心的向家长解释。她是病房里的科普天使。
3.她是忙碌在门诊的“可爱天使”查完房,张主任抱上资料盒就赶到了内科门诊出诊。在去往门诊的途中,还与首都儿医院放射科主任沟通核磁共振绿色通道,因为病房有一个刚出生6天的小婴儿安安一直牵动着她的心。安安出现过宫内窒息,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看看窒息对脑部是否有损伤。
诊室门口已经有好几位患儿在等待了。医服人员提前为主任做好相关桌面准备,主任到诊室稍作准备,就开始接诊患儿。今天来找主任看病的患儿50%都是复诊。有患儿曾在病区住院,家长对张主任非常敬佩和信服,得知张主任今天出诊,特意赶来。说来也奇怪,来的这些孩子们,好像都还记得张奶奶,在整个问诊、检查的过程中都表现的很乖巧。
“前几天带孩子回了趟老家,就感冒了,在家里买的药吃了六天也不见好,医院了”,“孩子适应能力差,现在天气变化又快,换个环境再加上路途劳顿,孩子很容易有不适”,仔细检查孩子病情后,张主任安慰家长,并开单做相关检查。患儿精神状态不是很好,通过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情况。待家长带回检查结果,果然,患儿合并多种感染,:“这是病毒来开会了!”张主任一句话逗乐了诊室所有人,“孩子抵抗力下降,各种病毒细菌就趁虚而入”。
张主任出诊时,经常会创造一些小乐趣,缓解家长们的紧张情绪。近2个小时的门诊,一共看了17位病人,始终保持着微笑接诊。每位患儿的问诊也都在5分钟以上,她是家长眼里的“可爱”天使。
4.她是和死神斗争的“镇定天使”张素玲主任不仅是新生儿病区的带头人,也负责急诊科工作。遇到急诊来了重症急救患儿,对她来说又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加班加点、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为了方便工作,她甚至把家搬到了单位宿舍。
印象深刻的是12月底送来急诊抢救的一名刚满月的小婴儿。患儿来院时来院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吸气时胸口凹陷很深,心率每分仅有60多次,血液中二氧化碳值更是达到了69mmol/L,比正常孩子高出一倍多,情况十分危急。初步诊断患儿为新生儿重症肺炎、肺部张、二型呼吸衰竭、严重呼吸困难等病症。在张主任的指导下医护人员对患儿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拍背吸痰等一些列抢救措施,六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家属一度都想要放弃。但是在张主任的指导和新生儿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小婴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患儿母亲拉着张主任的手感激的说不出话来。为了感谢张主任,患儿父亲要从老家拉来一大车白菜送给她。
在张主任的指导下,首儿急诊科与死神做了无数次斗争,挽救了许多鲜活的小生命。有她在,医护人员实施抢救都很有底气,沉着镇定。她是急诊抢救室里的“镇定天使”。
5.我不是天使,只是对病人应有的担当当听到我们用“守护天使”做题目时,张主任淡然的笑笑:“我不是天使,做医生要对病人有担当。行医30多年,谨记医者父母心,认真负责又十分真诚的对待每一位患者”。
一句有担当说出来容易,却需要不分昼夜辛苦付出。张主任对待病人一丝不苟、耐心和蔼,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她经常安慰患儿的家属: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要和孩子一起面对。
儿科,常被称为哑科,因为孩子无法完整表达自己的病情。而新生儿科更是哑科中的哑科。大一点的孩子还会说疼,会表达自己哪里不舒服。新生儿却不会,情况好一点的会有哭来表示,而那些完全不哭闹的孩子病情可能更严重,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细致的责任心,从孩子的肤色、睡眠、吃喝拉撒、行为等方面判断孩子的病情变化,哪一点没考虑到,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需要有担当,拥有常人没有的耐心和专注力。
张主任坦言,这样的工作状态下辛苦和劳累是肯定的。我们新生儿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经常面临加班的情况,单位并没有要求,但是患儿的情况不稳定,或者来了急诊重症患儿就必须立刻赶到现场。半夜被一个电话叫醒也是常有的。新生儿病情变化快,有时候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可能就严重了,有时候回到家里也会牵挂病房的小患儿,周末休息没事的时候也会过来看看他们。看到小患儿健健康康的出院和家属的理解是我最大的精神鼓励!
专家名片:张素玲央视儿科顾问中国医科大学新生儿急救博士
现任医院新生儿急诊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生儿急救、儿童危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能够将现代急救理念和国内先进新生儿疾病诊疗技术结合用于新生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各种危重症的识别和诊治。
专家出诊地点:医院
专家24小时预约-
相关阅读:
1、出现这10大症状,你的宝宝缺锌了!
2、3岁就患上了近视,原因竟是爱吃这个东西!
3、掌握六点,宝宝咳嗽快快好!
4、宝宝是个左撇子,妈妈怎么办?
5、“吃药忌口”专家总结服西药时“饮食”注意事项
首儿健康:shouerjk权威医师团队、在线咨询、医疗科普知识、专家出诊表,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
- 上一篇文章: 儿医宣教母乳喂养的23个真相,你想知
- 下一篇文章: 煎煮中药的12个基本常识,你们都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