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诊是个什么鬼
国庆后在朋友圈
失踪了一段时间的俺终于肥来了
这段时间未更新并不是俺耍滑偷懒
而是因为最近宝宝碰到了
幼儿急诊!
首先,俺给朋友们普及一下:
幼儿急诊
幼儿急诊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大多数宝宝都需要经历一次。宝宝第一次发高烧其实是他们在激发和增强自身系统的免疫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反而是件好事。这疾病一般发在宝宝出生6-18月之内,而且突然高热不退,体温高达39℃~40℃以上。
在这三五天内新父母可能是第一次陪伴孩子经历生病,期间的紧张、焦虑、纠结和痛苦,以及看到热退疹出时的豁然开朗,整个过程就变得那么的戏剧性。
接下来,就让我用过山车的图片来反映那几天的心情变化吧:
▼
第一天
话说病来如山倒,每天活蹦乱跳的宝宝,在10月10日早上忽然毫无征兆地发起了高烧。是的,高烧,而且高烧不退——这是“幼儿急诊”最主要的特征。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什么原因,努力回忆过去几天接触了哪些患病人群,或者是不是哪个地方哪个时候没有照顾好宝宝,总之宝宝一生病,当妈的一边焦虑一边自责起来。
细说那天我醒来就想今天真开心呀,宝宝昨晚居然只醒了两次,俺一觉能睡足三四个小时真是太奢侈了。还想着跟老公婆婆分享这个心得呢。无意一摸宝宝的额头,啊,怎么那么发烫!她全身都在发烫!
马上测量耳温枪,啊,高烧!39.3度!
从这刻起,全家人马上进入了战斗的状态。
俺立刻请假在家陪娃,抱娃哄娃,给娃足够的安全感。尽可能地喂温开水,虽然她不太配合;经常给她物理降温擦身和贴退热贴,在高烧超过38.5度时给她喂美林退烧滴剂。
宝宝高烧的时候浑身发烫,尤其是脑袋瓜,一度让人好担心会不会烧坏了大脑(当然,科学论证过了,单纯发高烧是不会烧坏脑子的)。
宝宝变得比以前更加烦躁,一直哭闹,不肯吃辅食或者独自玩耍。只有在妈妈怀里吃奶才能安静下来,可是吃完不再像以往那样露出满足的笑容,而是精神有点萎靡,整个身子软绵绵的。
以往她最喜欢被抱着的时候竖着身子站着,或者自己爬来爬去,现在却浑身无力趴在大人的肩头,也不肯被放下,一感觉到要被放下怀抱就大哭。
这个晚上宝宝一夜睡很不安稳,总是翻滚,哭闹。到了凌晨2点多,夜不敢寐的俺一测宝宝耳温,啊!居然又飚到39。8度了,美林已经吃了两次,怎么每次降下了几个小时又升上去了?!
▼
俺一下子慌了神,踹醒隔壁的队友,商医院。最后,煎熬到了天亮,队友开医院。
(教训:千万不要为医院,医院,不然徒增更多不必要的烦恼,如同我的第二天)
第二天
医院,发现那里空调很足,病人很多(去医院还是要多带点保暖的衣物)
医生简单看了下孩子的喉咙和问了下孩子的征兆,就开单让抽血。
抽血的时候,俺不敢上前。把娃给了队友就躲在门后面,听到娃大哭的声音,俺不争气地也流了眼泪,完全不顾旁人用异样的颜色看着没梳头没洗脸的我。
当娃哭着离开抽血台的时候,我一下子扑过去紧紧抱住了娃,那个时候,特别特别希望自己能够代替娃生病,代替娃挨针,更加盼望娃马上好起来。
半小时后我们拿着血液报告给医生看。这个时候,冲突来了。
医生说报告显示正常,但是既然高烧一天一夜没退,最好马上办理住院输液!
什么??住院!输液!
我们一听就懵了,那么严重吗?!
之前看过和听过许多说法,说孩子最好不要动不动就输液。我们的宝宝还不到一周岁,太心疼了!
我们纠结了一会儿,决定拒绝住院,抱娃回家继续观察。走之前,医生给开了多元的一堆药,还再三严肃地说:让你们住院不住院,后果自负哈。
就这样,我们背着沉重的娃和沉重的心情回家了。
这一天,继续喂水,喂退烧药,喂消炎药。但是大部分时候都被娃给打翻了,她除了睡觉和吃奶,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愿意配合。
和昨天类似,宝宝还是不肯吃辅食,只要吸奶。本来国庆前几个同期的新妈妈们还在讨论什么时候给宝宝断奶,她们有些已经断了或者正在断奶,还好我选择了继续母乳,不然这几天宝宝不吃辅食不肯喝水得怎么办!还好没有断奶~
被医院折腾了一天,她更加烦躁和不舒服,一天黏着妈妈,长时间叼着奶不肯松口。除了退烧期间的短暂几个小时,可以安稳地睡觉和喝一些水。
除了高烧和高烧的时候精神不佳,其他症状都没有。不像感冒,也不像其他疾病。而美林几个小时就失效,洗澡和退烧贴似乎也没有什么作用。医生诊断的炎症,吃了消炎药似乎也不见效。
第三天
照例一夜不敢睡觉,我抱着孩子滚烫的身子,满脑子是白天那个医生严肃的警告“必须住院!输液!”,内心无比焦灼。拒绝住院输液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决定呢??
我一次次测量孩子的体温,在凌晨4点多测量到娃体温为40.2度的时候,我几乎要奔溃了。
熬到5:10,我终于忍不住了,让队友顶着大风将车开医院(虽医院,但是队友嫌远,吵不过算了)。
医院一看就比较正规,急诊室都细分到儿科。值班医生也很温和,帮忙筛选了前一天开的各种药。不仅说不需要住院输液,还安慰我说最近换季发烧孩子很多,孩子成长也是需要一个过程,教导我不要一发烧马上抽血因为前期看不出问题。
可能是因为信任,医院和这位医生,让我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安宁了不少,对照顾孩子的信心也恢复了一些,所以说:
心理建设很重要啊
由于今天有我组织的经理例会,而且会前资料一向由我收集准备,我不得不去公司上班。所以在8点多将娃奶睡之后,我就顶着疲惫的双眼和怀着愧疚的心情离开了家。
平时约一小时的车程,我开了一个半小时。这路上我总在分神,总在想着宝宝是否已经醒了,看不到妈妈是否会哭,体温是否降下了。就这样边开车边流泪,有两次差点撞到路边的石头,还有一次被后面的车按喇叭,估计是我车开得左右摇晃吧。
中午的时候我和婆婆视频,看到手机那边的宝宝无精打采,没有一丝往日的笑容,我的心绷的紧紧的。很明显宝宝的眼睛是哭过的,都有点浮肿。
这天会议还是开到天黑,我完全无法专心工作,但是又不得不忙到7点左右。
回家的路上,我一路飞奔。记得开到同安大桥(为了不堵车,特地绕路)的时候天早暗了,路灯下的大卡车一辆辆轰隆隆的响,刮着海水的大风嗖嗖的吹进车里,我凭着不咋的车技飞速往家赶,那个感觉至今难忘。
打开家门的那一刻,宝宝听到响声扭过头来,露出了一点笑容,并且马上向问伸手过来。我心疼地来不及换哺乳衣就马上接过来抱着,她不再软绵绵的趴着,而是马上就紧紧抓住我的衣领,生怕我再离开。
这时婆婆告诉我,娃下午体温没有再烧过39度,今天还是不肯吃辅食,但是肯喝水了。我感觉得这是个变好的征兆。
第五天
这一天,宝宝的体温忽然就降下来了:39-38-37-36.8!一天之内身体迅速降温,没有其他症状,直到下午换尿不湿的时候发现她的胸前长出了一些小疹子!而且,宝宝的精神开始逐渐恢复,喝水量也正常起来。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初步判断这就是传说中的“幼儿急疹”!焦虑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晚上洗澡的时候,发现宝宝全身起了更多的疹子。后腰也起来了,尤其是脖子和左脸,密密麻麻的。平时我要是看到这样的疹子,肯定是害怕或嫌弃的,但是这个时候看到却很是高兴,尤其发现宝宝完全不痒不痛,因为我从书上看到的“幼儿急诊”就是这个样子的描述。
这个夜晚,宝宝一直在出汗,四肢的温度凉凉的。睡眠比昨天要稍微好一点,疹子越来越多,密密麻麻的像蚊子咬的小红疹子。
第六天
今天几次测量,宝宝的体温维持在36.5-37.5之间,很正常。身子的疹子此起彼伏,这边消下去那边起来。今天主要集中在四肢。脖子和脸上的渐渐下去了。
宝宝的胃口慢慢恢复,肯吃米糊和面条了。照样没给喂奶粉或鸡蛋,因为听说那两样容易过敏。
宝宝的精神也渐渐恢复起来,大部分时间愿意玩耍,玩到高兴的时候也会笑。当她笑的时候,我们们全家人也不由地跟着快乐地笑起来。
这一夜,宝宝大约2-3小时醒一次,睡眠已经恢复。我也终于可以放心啦!
这两天我更是宠着宝宝,她任何时候想吃奶我就凑过去,完全不顾已经这几天被频繁吸得干瘪咬得破皮的乳头。而且她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愿意独自站或坐,始终要妈妈抱着。其实,只要娃能够得到安抚,只要娃身体好起来,当妈的这点痛算的了什么呢?
这次经历,我相信宝宝的免疫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她的成长,也极大考验了我这个当妈妈的内心世界。以下几个心得分享一下:
1、宝宝对妈妈的依赖感,在生病的时候会更加突出。让她感受到妈妈无时不刻的爱,生病时带来的难受感会减去许多。
2、后悔当初高考的时候没有选择医学专业(不过有的妈妈说等孩子入学了,后悔自己没选择当老师;等孩子青春期到了,当妈的又要后悔每当心理医生,哈哈)。
3、要多读书,多和有经验的妈妈们交流。这次碰到几个热心的妈妈们,医院哪个医生比较好,还有一些偏方。看到她们熟练地区别风寒风热感冒常用药时,心生佩服呀。
4、当妈妈的要内心强大,同时注意自己的休息。我这几天晚上不敢睡觉,白天更是焦虑操心,搞得自己也发烧上火浑身酸痛。开车的时候更因为疲惫加分神,两次差点出现状况。
5、工作和家庭平衡是不可能的。当孩子生病还没有痊愈,当妈妈的却不得已去上班。这个时候要尽量往好的方面去想,比如孩子在家老人家也会细心呵护,比如孩子发烧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等等。
后记:
最近朋友圈都在传播今年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研究发现熬夜令人变丑变笨的真相。作为一个中年妇女,我同样不喜欢自己变老变丑,可是看着宝宝安然入睡的模样,就觉得只要她能够健康平安地长大,我的外表提前变老变丑,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了。这,也许是每个妈妈都会有的心情吧!
孩子的健康系着全家人的心情
而大人的身体更是革命的本钱
为了更好地照顾宝宝
务必:
身体健康!!!
最后:赠送一张勇敢战斗的宝宝照片
俺的小号,欢迎交流~
- 上一篇文章: 炎干净辟谷的12个惊人效果秒杀一切
- 下一篇文章: 一周120丨支气管哮喘的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