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需要告诉家长的黄疸知识多
出生三天的新生儿,因为没有及时治疗黄疸最终脑瘫。这则新闻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大量 乐乐(化名)在出生3天后被诊断出重度黄疸,疸红素高达18mg/dl.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并说明黄疸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的后果,但患儿奶奶认为无需治疗,坚持将乐乐带回了家。随后一天,乐乐出现拒食、尖叫、抽筋、惊厥等现象,医院时胆红素已高达30mg/dl(毫克/分升),情况危急。经急救后虽保住了性命,但乐乐已经出现了胆红素脑病,也就是脑瘫。
相信看到报道的人,都会感到痛惜。原本可以健康长大的孩子,却因家属的无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国内外研究表明,对新生儿黄疸实行早期观测和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十分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和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使高发生率、高住院率、高致残率的新生儿黄疸得到适时、安全、有效的治疗,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日益成为社会-医院-家庭多方面 为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医生对患儿家属黄疸知识的宣教工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农村和医疗条件落后地区,医院对新生儿黄疸知识的宣教尤为重要。
那么作为医生,需要向患者宣教那些内容呢?
首先应告知患者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约90%新生儿在出生2-14天内会出现黄疸,此为生理性黄疸,常在2-4天达到高峰,一周后下降。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处理,会自行消退。而如果患儿出现以下情况则是病理性黄黄疸: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发展快,持续时间长;黄疸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等症状。
二是要告知患儿家属新生儿黄疸诊治筛查的必要性。新生儿黄疸具有高发生率,高住院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液中的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会给神经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孩子脑瘫甚至死亡。因此早期发现黄疸症状并及时就医是预防重症黄疸的重要方面,而家属能够在早期观察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要告知患者新生儿黄疸的监测测方法。目前临床多采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监测,不会造成孩子痛苦,并且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可有效的筛查新生儿黄疸。因此,要告诉患儿家属定期随访,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就医。
最后,还因告诉患儿家属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护理措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水疗和抚触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研究发现,水疗能够有效帮助患儿排出粪便,阻止新生儿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同时患儿在游泳过程中,可消耗一定体力,可增加食欲,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的排出。而抚触可使新生儿全身的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刺激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提高消化系统功能,促进排便。此外蓝光照射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方法。而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可采用换血疗法,迅速降低新生儿血胆红素水平,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信,会有很多医生朋友会说,以上内容很多时候也都会告知患儿家属,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那么该如何进行宣教呢?
首先要评估患儿家属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宣教。国内有调查显示,患儿父母对于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与收入水平有关,一般收入水平越高,对黄疸宣教的接受比例及掌握程度就越高。因此为了提高新生儿黄疸宣教的传播范围,有必要针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人群,重点宣教新生儿黄疸的知识。而在一般家庭中,父亲收入水平比母亲高,因此加强对患儿父亲的宣教可能会更有效果。
其次是要适当丰富宣教手段。有资料显示,新生儿父母获取新生儿黄疸知识的渠道少而单一。因此适当丰富新生儿黄疸宣教的手段,增加了解新生儿黄疸的途径,如制作课件、讲座、公开信、现身说教等,可提高认知度。而不同人群对不同宣教手段的喜好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针对不同人群可采用不同的宣教手段,可提高宣教的效果。
作为医生,治愈患者的疾病很重要,但对患者及家属的疾病知识宣教或许同样的重要。特别是对儿科医生而言,多一点宣教,可能就会少一个因无知而被害的孩子。
医生评论
莉虹的奋斗说:“昨天科室就来了个奶奶说黄疸不用住院,医院,幸好今天医生查房说应该不会发展成胆红素脑病,幸好啊,不然又毁了一个天使……”
在海的那一边m说:“新生儿黄疸,这个真的应该引起重视!!!实习的时候管了一个月的新生儿,每天和孩子的老人打架似的做教育工作。”
轻熟素颜说:“生理性的确实在一个月左右会退去,病理性的则需要立即治疗,刻不容缓。我生孩子的时候,同病房的就是病理性的,一家老小城郊的啥也不懂,新生儿科催了几次,最后签字放弃治疗,说村里有大夫开中药洗洗就好…我跟他们解释,完全当我放屁,妈蛋,我是学医出身好吗?”
- 上一篇文章: 这药每年导致7万次儿科急诊,真让人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