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宝宝发烧抽筋会烧坏大脑吗内

时间:2019-12-20来源:急救故事 作者:佚名 点击:

“医生,快点救救我宝宝,我宝宝发烧烧到抽筋啊!”一天中午,笔者在儿科急诊室值班,一位宝妈急匆匆抱着一孩子冲到诊室里,这位宝妈后来跟我说,她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宝宝抽搐是看起来“非常恐怖、叫他一点反应也没有”,宝妈担心宝宝“是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是不是发烧把宝宝的大脑烧坏了?”其实,这位宝宝经历的是小儿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俗称“抽风”、“惊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笔者在南海妇幼保健院服务号发表《宝宝发烧家长不用慌,非药物退热方法可帮忙》的科普文章,有位家长在后台留言,求助“假如在家里孩子惊厥怎么急救?”。很多家长对小儿热性惊厥一知半解,现在为各位家长逐层揭开小儿热性惊厥的“神秘面纱”,让大家了解它的“真面目”。

一、什么是小儿热性惊厥?

小儿热性惊厥的定义:初次惊厥发作在生后3个月~5岁,发热初起或体温快速上升期,体温在38.0℃以上时突然出现的惊厥,并且需要排除颅内感染以及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

热性惊厥,以前叫做高热惊厥,高热是指>39.0℃,但临床上部分宝宝发生惊厥时体温只有38度多,体温未达39℃,如果叫高热惊厥,肯定不妥,所以逐步废除高热惊厥这一称谓,目前统一改叫热性惊厥。因为不是高热也可能引起惊厥,所以国际上诊断热性惊厥并没有发热程度的要求。

热性惊厥一般发生在生后3个月~5岁之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原文是这样说的:“绝大多数儿童6岁以后不再发作”。

、二、热性惊厥发生率高吗?

热性惊厥儿童患病率为2%~5%,生后18个月~22个月(即:1岁半~1岁10个月)为发病高峰期。

、三、热性惊厥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发作类型、持续时间和24小时内发作次数等特征,热性惊厥可以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为方便对照、比较,列出以下表格(见下表),可能表格中有些内容、“字眼”太过专业,有些家长可能看不懂、看得有些“迷糊”,不过不要紧,看不懂的,可以“飘过”、不要“死抠”,毕竟太专业,复杂的问题就交给专业的医生来处理吧,家长只需要知道一点就够了:热性惊厥宝宝中,70%为单纯型热性惊厥,30%为复杂型热性惊厥。

、四、小儿为什么容易发生热性惊厥?

主要与宝宝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发育不成熟,兴奋性高,对皮质下的抑制作用较弱,以及神经髓鞘形成不完善等有关。发热时,大脑神经元突然大量异常放电,使全身或局部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引起惊厥。

、五、小儿热性惊厥有哪些表现?

相信如果家里宝宝曾发生过热性惊厥的,家长对宝宝惊厥时的那一“幕”印象肯定非常深刻,发生惊厥时的表现看起来“非常恐怖”:意识突然丧失,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口吐白沫,颜面、口周发绀,四肢强直抖动,呼之不应(注意:每个宝宝发生惊厥时表现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以上症状,不是每个都会出现,可能只是出现其中的一两个或多个)。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不等,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六、热性惊厥会复发吗?

热性惊厥复发率为30%~40%,其中70%在第一次热性惊厥后1年以内,90%在第一次热性惊厥后2年以内。由此可见,第一次热性惊厥后2年以内如果不发生第2次惊厥的,以后再次发生热性惊厥的几率就很小了。

热性惊厥复发个体差异很大,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都有关。

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由以下4各方面:①有热性惊厥家族史;②发生首次热性惊厥年龄<18个月(1岁半);③惊厥时体温为低热;④发热早期出现惊厥。无上述4个危险因素的,复发率仅为14%;有其中1个危险因素的,复发率为23%;有其中2个危险因素的,复发率为32%;有其中3个危险因素的,复发率为62%;有4个危险因素的,复发率高达76%。这样列出来,家长可参考这4点,逐条对照一下,看看复发率为多少,至少心里有个定数。

、七、热性惊厥会发展为癫痫(俗称“羊癫疯”)吗?

非常权威的儿科巨著、中国版“儿科圣经”---《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是这样描述的:“虽然热性惊厥患儿较健康对照者发展为癫痫的风险会增加,但绝大多数(97%)儿童不会发展为癫痫”。单纯型热性惊厥的宝宝发展为癫痫的几率约为2%,只比正常宝宝高了一点点。复杂型热性惊厥的宝宝,如果伴有发育异常,或者有家族癫痫病史,发展为癫痫的几率为4%~12%。热性惊厥发展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有以下3点:①有癫痫家族史;②第一次发作为复杂型热性惊厥;③神经系统异常或发育落后。

、八、在家里发生热性惊厥时,应如何正确处理?

当孩宝宝发生热性惊厥时,很多家长往往被吓得手足无措,不知道此时该如何处理。医院,处理很简单,静脉推注地西泮(安定),惊厥一般1~3分钟左右就会停下来。但今日重点是教家长在家如何从容应对热性惊厥,为方便家长记忆,我把它称为“热性惊厥救护4步走(放、解、转、掐)”:

1、“放”------将宝宝放在平坦的地板上或者床上,要避免孩子躺着的地方有尖锐和坚硬的物品,确保孩子周围环境是安全的,不要造成孩子的二次损伤。

2、“解”------松解过紧衣物,特别是尽快将宝宝的上衣松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转”------将宝宝的头部转向一侧偏斜或直接放置侧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出,防止堵塞呼吸道或者引起误吸。

4、“掐”------家长可用拇指掐压宝宝的人中穴以开窍醒脑、止痉,直至抽搐缓解。人中穴(又叫“水沟”穴)①定位:在面部,位于上嘴唇沟(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②主治:“昏迷、晕厥、小儿惊风”(选自《针灸学》);“昏迷、晕厥、牙关紧闭、抽搐”、“为临床常用急救要穴,用于各种急症,尤其对昏厥、休克为首选”(选自《经络腧穴学》)。③操作:一般用拇指指甲按掐,直至抽搐缓解。

目前互联网上存在个别医生观点:不要掐压人中穴,认为不能缩短抽搐时间。但《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中“惊厥与惊厥持续状态”章节的治疗中第页明确讲到“指压人中”这4个字;中国儿科急诊学泰斗赵祥文教授主编的《儿科急诊医学(第4版)》第66页“抗惊厥治疗”中也明确描述如下:“指压或针刺人中”;再结合自己多年经验,掐压人中穴还是很有效的急救方法,值得推广!

最后,需提醒所有家长的是,发生热性惊厥的医院及时就诊,排除导致热性惊厥的其他各种病因,如:是否感染引起脑膜炎、脑炎或一些中毒性脑病、癫痫、急性代谢性疾病等,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江载芳等主编,年3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儿科急诊医学(第4版)》,赵祥文主编,年7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3、《儿科学(第8版)》,王卫平主编,年3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4、《针灸学》,孙国杰主编,年7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5、《经络腧穴学》,胡玲主编,年9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医生简介

柯旭

医生简介:柯旭,儿科副主任医师,目前已从事新生儿、儿科临床与研究十余年,熟悉儿科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对儿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报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发热、急慢性咳嗽、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供稿:儿科柯旭

编辑:健康教育科张青

责任编辑:健康教育科蒲应炎

扫一扫左边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北京中科医院荣获品牌影响力企业荣誉称号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jjgs/951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