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种儿科ldquo万能药rdqu
豆荚
小豆苗编辑
不吐槽不欢乐
承包你育儿路上的所有槽点和笑点
最近,又一个大名鼎鼎的
儿科常备神药——蒲地蓝
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点了名!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发出了新公告,要求蒲地蓝消炎制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修改说明书,并对等项增加说明。
更重要的是,在注意事项中,明确了孕妇和过敏体质者慎用。
而在此之前,蒲地蓝口服液的说明书上,关于,全都是四个字——尚不明确。蒲地蓝的主要成分是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黄芩等,属于中成药,所以很多人觉得它是安全的,医生也经常会开。
但是,中药也是药,当然会有副作用。
由于中药的成分复杂,药理毒理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研究又相对滞后于西药,
所以,不良反应、禁忌,就简化为了“尚不明确”。
然而,尚不明确≠没有不良反应
虽然蒲地蓝在病毒性传染疾病如手足口病、流感等方面的确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严格的适应症,并不是说什么病都可以吃。
如果孩子腹泻或者是过敏体质,那就一定要慎之又慎。
关于蒲地蓝,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修订中所提到的慎用其实和禁用有着本质的区别,慎用并不代表不能用,而是要对症,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但是以下这些“儿科神药”,已经明确被国家禁止使用。
被禁用的“儿科神药”
来个大盘点
10秒看全文
近期,众多在儿科用了几十年的儿童用药被陆陆续续禁用,为了方便查看,豆荚先将药名列举出来:
双黄连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
茵栀黄注射液
喜炎平注射液
匹多莫德
阿糖腺苷
小儿伪麻美芬滴剂(艾畅)
多潘立酮混悬液(“吗丁啉”小儿版)
这些药都在什么情况下会被用到?
为什么被禁用?
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一定要仔细阅读全文,并收藏转发,让更多的父母看到!
双黄连注射液
6月11日,一款儿童常用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被禁用了!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责令双黄连注射液修改说明书,4岁以下儿童、孕妇禁用。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管理监督总局
双黄连注射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备的中药制剂,被广泛用于咽炎、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的治疗。
然而作为一款儿童常用药,却不断有着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
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首次通报了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反应。年,全国接连发生多起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后发生不良反应致死病例。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在那时,国家食药监总局就建议对于无完善的急救药品和设备的医疗机构,慎用双黄连注射剂,并先后叫停了多家药厂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
国家药监局终于禁用了双黄连注射剂!如果家长再看到医生给孩子开这个药,一定要及时阻止啊!
柴胡注射液
5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CFDA)在新发布的《柴胡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中明确指出,在项目中须注明「儿童禁用」。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管理监督总局
而在此前,柴胡注射液通常用于流行性感冒的发热治疗,在儿童临床用药上,更多用来当作退烧针,给孩子们退烧。在儿科应用上非常普遍。
这个药被禁用,主要是由于有太多的不良反应,大家可以看看新增的不良反应内容: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管理监督总局
柴胡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有那么多,但是在之前的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写的却是“尚不明确”!
而有一些文献中明确提及用了该药后的不良反应病例:
正因为柴胡注射用药导致的事故频频发生,才有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此次的说明书修订。
除了双黄连注射液和柴胡注射液,还有一些儿童注射液被禁用:
年,国家药监局(CFDA)正式发布公告,明确要求:禁止婴幼儿使用茵栀黄注射液。此前,主要用于治疗黄疸。
年,CFDA果断发出:停止使用、立即召回喜炎平注射液。
此药说明书上标注的作用为清热解毒,止咳止痢。在临床上,多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和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甚至被列为手足口病推荐用药。
除了以上中药注射液,还有这些:
匹多莫德
这个药是儿科、耳鼻咽喉科和皮肤科医生的御用宠儿。曾经儿科开这个药像流水线一般,无论是预防感冒、发烧咳嗽,还是鼻炎扁桃体、湿疹荨麻疹都必配一盒,声称要“长期吃,连续吃,才能提高免疫力”。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管理监督总局
今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终于对匹多莫德给予了修订说明书的公告,让这个广为流传的儿科神药适应症减少了2/3。
3岁以下已经禁用,宝爸宝妈们要记好哟!
阿糖腺苷
继“儿科神药”匹多莫德之后,又有另一儿科药品阿糖腺苷被指滥用,起因是一位儿童疑似因流感而注射阿糖腺苷导致死亡的病例,之后在网上热议不断,引起大家对该药滥用的
- 上一篇文章: 新闻遵义市第一届ldquo护理管
- 下一篇文章: 儿童安全与急救问婴儿腹泻,是食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