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药目录新增种中西药,聚焦癌症

时间:2021-4-5来源:日常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10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将11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基本药物品种数量由原来的种增加到种,其中西药种、中成药种(含民族药)。

新版目录对药品品种

数量和结构的调整体现了哪些特点?

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广东卫生在线请来

多位临床药学、药物政策专家

深入解读

解读专家

医院药剂科主任

医院药学部主任

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徐伟中国药科大学教授

冯医院药剂科主任

肖鲁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该中心副主任

点击查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

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哪些特点?

年版目录主要是在年版目录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

总体来看,年版目录具有以下特点:

◎增加了品种数量

由原来的种增加到种,其中西药种、中成药种(含民族药),能够更好地服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优化了结构

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新增品种包括了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等。

◎进一步规范剂型、规格

种药品涉及剂型余个、规格余个,这对于指导基本药物生产流通、招标采购、合理用药、支付报销、全程监管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

增加了功能主治范围,覆盖更多中医临床症候。

◎强化了临床必需

这次目录调整新增的药品品种中,有11个药品为非医保药品,主要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药品,比如直接抗病毒药物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专家一致认为可以治愈丙肝,疗效确切。

  新版目录发布实施后,将能够覆盖临床主要疾病病种,更好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基础支撑,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疾病防治基本用药需求。

如何发挥基本药物和基本医保联动作用?

基本药物与医保药品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在安全有效、成本效益比方面无明显差别,基本药物在“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方面属性更强。

?基本药物不仅兼顾临床必需,还考虑公共卫生必需,包括免疫规划疫苗、抗艾滋病和结核病等药品。

?基本药物需采取多种方式保障有效供给,确保不断供,政府通过定点、储备等方式保障生产供应,通过财政专项经费或纳入医保基金予以高水平保障,提高患者对基本药物的可负担性。

?基本药物是临床首选、优先使用的一线药品,随着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深入,从保证供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角度,基本药物目录的指导性作用只会加强、不会被淡化。

  在基本药物和基本医保联动方面,《意见》提出,要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医保部门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优先纳入医保目录范围或调整甲乙分类;要完善采购配送机制,医保经办机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及时向医疗机构拨付医保资金,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结算货款;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制定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等方式,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理诊疗、合理用药。

此次目录调整如何体现中西药并重?

这次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确定的调整原则明确要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调整后,基本药物目录的总品种数量为种,其中,中西药的构成比例与年版基本药物目录保持一致。

新版目录发布后,国家卫生健康委

对建立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有怎样的考虑?

从基本药物目录的既往实施情况来看,国家卫生健康委认为有必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疾病谱变化、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实行动态管理。

实施《意见》强调要完善目录调整管理机制,对目录定期开展评估,实行动态调整,调整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对新审批上市、疗效较已上市药品有显著改善且价格合理的药品,可适时启动调入程序。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坚持调入调出并重,持续完善目录品种结构和数量,切实满足疾病防治用药需求。每次动态调整的具体品种数量,将根据我国疾病谱变化和临床诊疗需求,综合考虑药品临床应用实践、药品标准变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等因素确定。

基本药物目录调入和调出的标准是什么?

药品调入的标准:

★结合疾病谱顺位、发病率、疾病负担等,满足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危急重症、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从已在我国境内上市的药品中,遴选出适当数量基本药物。

★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医药行业发展创新,向中药(含民族药)、国产创新药倾斜。

药品调出的标准:

★药品标准被取代的;

★国家药监部门撤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

★发生不良反应,经评估不宜再作为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

★根据药物经济学评价,可被风险效益比或者成本效益比更优的品种所替代的;

★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认为应当调出的其他情形。

多位临床药学、药物政策专家

对此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

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

医院基药配备衔接有改善

医院是着力重点

基于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所做的《医院药物使用监测报告》显示,在全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基本药物的费用占比为13.25%,而使用量占比则达到33.71%。该中心副主任肖鲁表示,较小的费用支出背后是较大的使用量,说明在临床实际用药中,基本药物的地位已经得到了一定体现和认可。

医院的基本药物配备方面,上述《报告》显示,与年相比,医院配备的品种和品规比例均有所上升,医院、医院配备的品种数占基本药物总品种数的比例均为99.05%,而医院配备品种占比为84.54%;对医院基本药物配备连续性的研究发现,医院配备但医院未配备的基本药物品种共55个,医院配备但医院未配备的为3个。肖鲁表示,以往的经验说明,医院和医院基本药物配备的连续性、衔接性较好,这也提示今后在加强上下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衔接方面,医院应是着力重点。

基本药物水平层次明显提高

“此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保障水平、疾病谱变化、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等多方面的基本国情,结合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所作出的优化调整。”医院药剂科主任胡欣表示,新版基本药物目录不仅增加了品种数量,还优化了药品结构,突出常见病、慢性病,负担重、危害大的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比如新增的12种肿瘤用药和2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就是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的切实体现”。

胡欣表示,新版目录发布后,基本药物的用药水平和层次得到了明显提升,“以往将基本药物视为基层药物甚至廉价药物的观点再也站不住脚了”。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是一款全口服、泛基因型、单一片剂的丙肝治疗新药,今年5月刚刚在国内批准上市。“这是目前全球用于丙肝治疗最先进的药物,理论上可以使国内约80%的丙肝病毒感染者达到治愈的效果。”胡欣表示,丙肝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最终结局多为肝硬化或肝癌,甚至连接受肝移植的治疗机会都没有,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具有明确的临床实际需求,而且有助于通过多方政策联动,加快提升该药品的可及性。

此次目录调整新增的肿瘤药物中,不乏小分子靶向药等创新药物,年纳入医保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就是其中之一。“这种适用于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药品,在多个国际指南中正逐步变为一线用药。”胡欣表示,类似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必需性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

考虑儿童用药

增加适用剂型规格

医院药学部主任王晓玲表示,以往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时,并未特别充分地考虑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需求,除个别口服品种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收录了颗粒剂、干混悬剂等儿科适宜剂型外,大部分都是收录的片剂和胶囊剂型,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服用不便,同时也容易造成服用剂量不准确影响治疗效果。

“本次基本药物目录修订时,专门考虑了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用药需求。”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魏京海表示,新版目录除在原通用名下增加了适宜儿童使用的剂型和规格,还增加了部分儿童专用药品的通用名品种。如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肺表面活性剂,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的培门冬酶等,“这些药品在《中国国家处方集》及药品说明书中均有明确的用药依据”。

扩大慢性疾病基本用药范围

除了对肿瘤、丙肝等特殊病种的   

中国药科大学徐伟教授表示,自年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对基本药物的定义也一直在变革;年,世卫组织将基本药物的概念拓展为满足人群卫生保健优先需要的药品。“在此过程中,世卫组织基本药物目录也经历多次调整,既有新纳入的品种也有淘汰的品种。”徐伟举例说,年第17版WHO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时,在调入27种药品的同时,也调出了药品21种。

注意!注意!想了解更多就医挂号、养生保健、生活实用百科信息……赶紧扫码添加广卫君为好友,切记备注“健康”,邀您进群,我们与医疗大咖将尽心回答,更多权威专家的健康福利,我们陆续送上!

采写|秦璐

编辑|Henin责编|黎晓心

综合来源|健康中国健康报新闻频道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欢迎分享此文,

让更多人了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

为健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rcjj/1127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