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科专家梅雨季节不可怕,注重细节
梅雨季节到来前,我就惶惶不可终日(稍微有点夸张),想到将有一个月的时间,成天湿答答,不见阳光,就很抑郁。同时也会担心小朋友,她会不会心情烦躁,会不会容易生
病,会不会这个,那个…….
想办法医院,对了,就是那家挂号就要+医院,寻觅到了他家的儿科苏医生,听我罗嗦,为我解答疑问。原来,很多疑问,解释清楚了,也就不可怕了。现在,梅雨季节已经到来,希望以下这篇问答也能帮到作为父母的你们。
苏林
医院儿科医生
苏医生自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位,于医院工作。她还医院等其他医疗机构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苏林医生曾经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讲师以及上海医学会胃肠病学委员会的副主管。她是一位小儿胃肠病学专家,也能够诊断和治疗常见病。
Q1:一年一度的梅雨季节到来,这个江南特有的少阳光、高温、高湿的时间段,会爆发什么样的儿科常见病吗?一般是由什么引起的?
A:梅雨季节来临,天气潮湿多雨,常常会因为开窗通风不充分,病毒性感染性疾病有所增加,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水痘等。
Q2:最近,幼儿园的晨检的卫生老师,个个如临大敌,深怕遗漏微小的传染病症状。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梅雨季节,容易爆发什么传染病?可以举例说明吗?这些传染病都有什么初级的症状?
A: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水痘等一年四季都有散发,在密闭的环境中更容易通过呼吸道传播。梅雨季节因为多雨,可能开窗通风不充分,这些疾病有所增加。这三种疾病都可能出现发热、皮疹或口腔疱疹,因为是病毒感染,所以都属于自限性疾病,注意多补充水分,及时控制高热,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Q3如果,遇到幼儿园同班同学出现了以上初级症状,班级的老师,可以及时对班级采取什么措施?同班的同学回家后,在家里,家长又可以采取什么必要的措施?预防被传染到。
A:如果班级里有小朋友出现了发热、皮疹的情况,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如果确诊是手足口病或水痘,要隔离2周才能去上学。教室要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教室里有紫外线灯的可以开灯消毒。班级里的同学要勤洗手,保证均衡营养和充足睡眠,增加自身抵抗力,以抵抗病毒的侵袭。
Q4梅雨季节,在孩子的饮食上,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A:梅雨季节食物容易发馊或霉变,吃了变质的食物就会出现腹泻、腹痛等肠道问题。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要加热,尽量不要隔夜。气温高又闷热的季节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摄入肉蛋鱼等。多喝水,少吃冷饮冰激凌等刺激性食物。
另外,如果家里用的是竹制木质筷子,在梅雨季节多清洗、煮烫消毒。切记,这类筷子至多3个月就要更换新的。建议使用不锈钢类型的筷子。
Q5处于生长期的小朋友要多晒太阳,但是梅雨季节,小朋友很少能见到阳光,如何弥补晒太阳的缺失,我们应该怎么做?
A:小朋友要多晒太阳并不是在太阳底下暴晒,室外开放的空间即使阴雨天也有紫外线,只不过比晴天时弱一些。梅雨季节持续约一个月,对孩子们的生长发育不会造成严重影响。适当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包括鲜牛奶、酸奶、奶酪等即可。
在梅雨季节,切记不要给孩子穿潮湿的衣服,孩子的衣服一定要烘干,不然很容易引发孩子受凉感冒。
Q6梅雨季节蚊虫特别多,小孩子驱蚊防虫,要注意些什么,是不是有某些驱蚊成份对小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害的呢?哪些类型的驱蚊产品我们应该尽量避免。
A:儿童使用防蚊液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用于脸部2.不能用于伤口处3.不能过量4.回到室内清洗干净皮肤5.避免儿童自己涂抹
驱蚊液有几种主要成分:1.DEET(避蚊胺)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最有效的防蚊液,但是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止使用。小于13岁的儿童DEET浓度必须低于10%
2.Picaridin(派卡瑞丁)是年由德国拜耳医药公司研发的光谱避蚊剂,也被认为较避蚊胺更加安全低毒。
3.OilofLemonEucalyptus(柠檬按)植物提炼的避蚊剂,相对安全,但是有效时间短,需要重复使用,美国FDA和CDC不建议三岁以下的婴幼儿使用柠檬按。
综上,购买孩子用的驱蚊产品,家长需要仔细
- 上一篇文章: 医院优秀护理团队评选
- 下一篇文章: 医院儿科护理实践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