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脏骤停急救时除颤仪该如何操作
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面对儿童心脏骤停如何急救?时间就是生命,黄金抢救时间4分钟,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电击除颤和徒手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就是“救命神器”。心脏除颤复苏越早越好,每延迟1分钟,人的生存率就会下降7%-10%。对儿科大夫来说,电除颤既熟悉又陌生,那么,急救时除颤仪该如何操作呢?
电除颤概念与目的电除颤:也称非同步电复律,是指室扑、室颤时,因不能分辨QRS波群和T波,而与心电图上QRS波群非同步发放直流电,使室扑或室颤转变为窦性心律的方法。非同步除颤的绝对适应症是心室颤动。
电刺激时无须考虑患者的自主节律,所以称非同步除颤。在心脏骤停时,为了争取时间,在不了解心脏骤停性质的情况下,立即行非同步除颤,称盲目除颤。
目的:强迫心脏在瞬间几乎全部处于除极状态,造成瞬间停搏,使心肌各部分的活动相位一致,这样就可能让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重新起搏心脏,控制心搏转复为窦性心律。
同步与非同步的依据:
主要是依据心律失常时R波是否存在来确定:R波存在选用同步,R消失选用非同步。
单项波和双向波的概念:
是除颤仪的两种不同工作方式。除颤器上有两个电极,单向波电除颤只发出一次电流,电流流经身体的时间由身体的电阻决定,由于是单向电流,因此除颤时所需能量较大(J)。
双向波电除颤则在发出一次电流后,还可发出一次反向电流,而且能够控制电流流通的时间,由于电流两次流经人体,因此除颤时所需能量较小(~J)。
电除颤的适应症
电除颤(非同步电复律)用于当QRS波和T波分辨不清或不存在时,如室扑和室颤时,与心电图上QRS波群非同步发放直流电,使室扑和室颤转变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叫做电除颤。
电除颤适应症: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无脉室速;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QRS波增宽不能与T波区别者。
电极板放置位置
前尖位:A---胸骨右缘锁骨下方,B--乳头的左侧电极板的中心在锁中线上。
前后位:A--右前壁锁骨下,B--背部左肩胛下。
尖后位:A--心尖部,B--背后右肩胛角。
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消失、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发绀,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二、操作前准备
1、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摆放有序。2、选择合适的电极板,充分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3、电除颤时尚需配备各种抢救和心肺复苏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品、血压和心电监测设备,及配有常规抢救药品的抢救车等,以备急需。4、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检查除颤仪后向考官报告“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5、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6、备注: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钟。(三)操作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2、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除颤(非同步)方式。3、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9、除颤结束,评价除颤效果:电除颤后立即继续CPR,经过5组CPR后,检查心律,有指征时再次给予电除颤。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10、移开电极板。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除颤在急症医学应用中,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心电图表现形式:室扑或室颤:心脏不能有效射血。心脏电机械分离:虽然有心脏电活动,但不能产生有效的心脏机械收缩,无心音及血压。心跳停止:既无心脏电活动,也无心脏收缩,心电图呈直线。终止室颤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注意事项
1、快速证实心跳骤停:意识消失、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发绀,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瞳孔散大、心电图直线。2、除颤果断、迅速、争分夺秒。
3、心肺复苏中除颤,因每次除颤而中止心外按压的时间要尽可能短,要在呼气末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电阻抗。
4、体重和心脏大小:决定电能大小的选择,儿童能量选择:首次2J/kg,第2次2~4J/kg,第3次4J/kg。
5、电极板和局部阻抗:电极板小、和胸壁接触不严密、电极板位置过近、电极板之间形成短路,电流不能通过心脏。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间隔>10cm。
6、除颤同时,用药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利于除颤成功。
指导专家
副主任医师,从事小儿心血管专业10余年。湖南省师范大学医学院卓越医师班导师,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官。荣立三等功一次,获临床新技术项目奖一项。主持科研项目三项,发表CSCD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心肌炎心肌病、川崎病冠脉病变。专业特长:擅长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治、起搏器安装,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介入手术,难治性川崎病的诊治(特别对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孩子有独特的治疗研究),心肌炎、心肌病等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小儿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手术。
在线咨询袁大夫
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天心阁院区小儿心血管专科)
文字
袁勇华
编辑
袁勇华
审核
袁勇华
医院
儿童医学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科室动态医院急诊科儿科呼
- 下一篇文章: 回顾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成功抢救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