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人梁秀安儿科是一场盛大的爱恋

时间:2021-4-21来源:日常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儿科是一场盛大的爱恋

——记我校年“叶馥荪教师奖”获得者梁秀安教授

教师,授人以渔;医生,妙手回春。他都做到了,并做得无可挑剔。

梁秀安,年毕业于广西医学院,在一附院儿科工作两年后,年开始担任我校的一名教师:承担临床本科、预防、麻醉、影像学、口腔专业及临床专业教改班大课授课,参与带教临床见习课,承担每年儿科临床技能培训课程,承担PBL教学选修课,承担进修医师专题讲座,教学各环节符合规范要求,教学工作量大,教学效果好,得到同行和学生的广泛好评。年获得“叶馥荪教师奖”。

22载的耕耘,他的用心教学,良心从医,值得我们每个人给他掌声。

儿科:爱之所至,情之所钟

梁秀安毕业于年的广西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前身)。大学时代的他勤奋好学,有上进心,当了连续四年的班长,三年的学生副主席。优秀如他,毕业后选择了医科大一附院的儿科。

在儿科待过,或近距离接触过儿科的医生护士乃至细心的家长们,都有一些异样的体会。儿科人头拥挤,环境嘈杂,医生与小患者的沟通困难,病人协同配合的情况极少。从专业自身来看,儿科患者起病急、来势汹、发展快、变化多、死亡率高、风险大、纠纷多。医院里,儿科甚至成了大多数临床医生专业方向的最后选择,或者是最无奈的选择。

“首先,我喜欢小孩,我觉得自己本身有一种亲和力,很多小孩来看病都喜欢坐在我的大腿上。其次,我喜欢挑战,小孩子对男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我就选择了儿科,”梁秀安热爱医学,更热爱儿科。

作为医生,梁秀安极度珍爱生命,用他那独有的亲和力诠释着医者仁心。有一个小患者,心脏骤停了9次,梁秀安他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不顾疲惫,也不放弃,一次又一次的抢救后,小患者心脏能够正常跳动,直到最后康复出院。

有一次,梁秀安轮班,来了一个2岁的小女孩,因为身体不适和恐惧感,她在父母的怀里大哭不止,梁秀安见此就从她父母手上抱过她,轻轻地拍着,看看她的口腔,不忘记表扬她爱干净,特别乖,聊着聊着,小女孩没有再哭,梁秀安就慢慢地为她一一做检查,做完检查后,一回头,却见小女孩的父母热泪盈眶,父亲说:“以前看医生都像上刑场一样的,她从来没有这么安静地检查过,也从没有一个医生这样慈爱地为我女儿检查,谢谢您,梁医生。”后来,小女孩的父母送了特殊的礼物----小女孩亲自画的挂历,她和父母手拉手的图画作为背景。收到小女孩纯真童稚的爱,梁秀安不仅是快乐,更是作为儿科医生的欣慰。

把爱心送给病人,他自己也是快乐的。梁秀安热爱儿科,他从未因为苦和累而后悔过。为了治病救人,他和女儿到医院,有一年在大化出了一次大车祸,有五个小孩重伤,他顾不上刚好患阑尾炎的妻子立即赶去大化抢救,一去就是五天,那几天他只能请远在百色的弟弟回来照顾母亲、妻子和女儿。梁秀安说,他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家人的奉献和支持,他也一定会在这条铸健康之完美的路上坚持着走下去的。

教学:言传身教良师益友

梁秀安是爱心满满的儿科医生,也是三尺讲台上的良师益友。他96年开始在医科大教学,至今有22年教龄,治学严谨,开拓创新,在14年教师颁奖大会上获得赵劲民校长的点赞肯定,被称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言传身教,因势利导,寓教于乐”的教学典范。承担多个专业的大课授课。

众所周知,医学专业知识复杂而记忆量大,是很多学生学习的苦恼,极大地减弱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梁秀安潜心专研,创造出一套“梁式公式”,很多疾病的抢救和治疗,梁秀安都做了总结,转变为公式、口诀、歌谣,将书本上刻板的知识灵动地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例如,治疗佝偻病患者措施口诀是“一救二钙三补D”,即第一是急救,第二是补钙,第三是补维生素D;判断脱水的症状口诀,“一差二凹三高四干”,即表示精神差,眼凹、腹部按压后凹陷不能马上展平,高渗透压、高血钾、高抗利尿激素,口干、唇干、舌头干、皮肤干。梁秀安欣然地教授分享给学生们,不仅减轻了学生们的记忆负担,而且能够轻松用起来,记得牢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上课的兴趣。

梁秀安不仅创造了世界上没有的两套公式:口诀和歌谣。还会在课上结合许多临床案例和从医故事进行授课,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也常常与学生们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所以出现了梁课上无一人缺勤的“盛况”,更有“宁弃补考不缺梁课”的事件。

有一次,教导主任打电话给梁秀安说,有学生申请推迟补考时间,原因是要上梁秀安的课,他不能错过精彩点;还有别的课拖堂,或许有同学投诉,但是梁秀安,他的拖堂却从没有同学投诉。梁秀安听后哭笑不得。梁秀安课上的精彩也是因为他课前的精心准备,每个学期的课件,他会提前一个学期制作,常常要收集大量临床案例。其中有个液体疗法,溶液配置过程非常复杂,常常让同学出错,于是梁秀安课后把只要是能找到的,相关所有书籍都看了,有一次突然有灵感,他马上拿笔演练,最后发明了液体疗法公式。梁秀安治学的严谨和刻苦坚持,让学生们从心底钦佩。

梁秀安不仅让学生们深刻掌握课本上知识,还常常鼓励学生们去实践看病例,有时见到一个特别的体征,他会马上打电话给学生们,让他们过来学习,因为特别的体征很难看到,也是与其说一百遍,不如自己接触的强。跟梁秀安的实习学生说:“老师,我没有任何的课上的这么轻松,从没有记得这么牢固过,还轻轻松松拿高分。”梁秀安说,原因就是实践和临床,要多接触多记忆。

梁秀安生动活跃的课堂,创新易记的口诀、歌谣,以及言传身教的治学态度,给许许多多的医学学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他们许多人生的启发。不仅教书而且育人,至今,还与许多学生保持着联系,多联系来常相聚,梁秀安真正做到了良师益友。

寄语:医路相随,勿忘初心

师生关系在梁秀安身上多了一层朋友关系。他曾当过班主任,也当过班级导师。他认为班主任主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于是他经常到宿舍与学生聊天,相互了解,甚至还会请学生到家里吃饭,而班级导师则传授为人处世和专业知识,传播正能量。他用独特的方法教导学生。一次,他以一封遗书开头,讲诉了一名女大学生因携带乙肝而自杀的故事,并以此从医学和人生两个角度教育学生:什么是乙肝,生命可贵。

梁秀安经常这样教育他的学生:“我们作为医大人,这个与生命赛跑的特殊岗位,不管我们未来走到多高多远,请永远不要忘了我们的初心,不要忘了我们走进医学殿堂第一天许下的誓词!不要为名利而迷惘了自己的方向。”

有一次,梁秀安受邀跟一个临床班的同学们座谈,有学生问到“儿科幸苦吗?工资待遇怎么样?”的问题。梁秀安回答:“我们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就是选择了清贫,因为对象是生命,所以幸苦也是必须的。但是同学们,你是为什么要学医呢?难道不是为了拯救别人的生命吗?我们的目标不是追求钱,我们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而这个回报,不只是物质,还有精神,是快乐!”

而此时的我们是医学生的身份,梁秀安给我们的寄语“学医是为别人解决问题,这条路如我们所见,并不是那么好走,需要积累,要像砖一样一块块垒起来,在学生时代,我们就要打好基础。不去想远方模糊的,最后大家要努力,我们一起让这条路更加顺畅。”

结语: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悬壶济世医苍生,妙手回春解疾疼。

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这是一个仁心仁术的医生。医学不是一条好走的路,拥有坚定的信念,怀揣着一颗仁爱知心,不断给自己以正能量,缺一不可。

(来源:宣传部教评中心发布时间:-10-23作者:昌丽马忠叶刘冬梅靳芳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rcjj/1157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