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医新技术小异物,大学问儿科首例支气

时间:2021-9-24来源:日常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仁爱丨诚信丨博学丨创新

医院与您分享点滴生活

5月22日中午,我院儿科三病区收住一名小患者,男孩,1岁5月,因为反复咳嗽半个月到我院就诊。雷佳佳医生在询问病史时发现患儿咳嗽前有进食花生后呛咳的病史。经过耐心细致的分析,并经过儿科三病区医护人员集体研判,大家一致认为支气管内异物不能排除。

经与患儿家属沟通,完善了气道三围重建检查,结果证实了大家的想法,考虑需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行气管内异物取出术。

气道三围重建结果提示:左支气管内软组织影,考虑异物可能,伴左肺阻塞性肺炎,建议支气管镜进一步检查。

医院儿童支气管镜技术在儿三病区赵黎英主任的带领与推广下,日臻成熟,短短2年已开展儿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百余例,但“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对技术要求更苛刻,之前多例“儿童支气管内异物”冒着巨大的窒医院进一步治疗,也增加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随着儿科团队的成长,大家对“儿童支气管技术”早已了然于胸,技术成熟,设备完善,觉得再医院不是一个最佳选择。赵黎英主任反复研究病例并组织儿三团队、麻醉科团队等进行MDT会诊后指出:在保证患儿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取出异物。之后大家制定治疗方案,耐心与患儿家属沟通,在征得家属理解后,立即开始了手术准备。

5月23日,在省医大咖程东良主任的指导下进行手术。麻醉科李鹏飞副主任负责生命支持,气管镜室给予后勤保障,赵黎英主任、王翠医师的支气管镜团队更是一气呵成,大家屏住呼吸,短短20多分钟,就在患儿的左主支气管内发现肉芽组织包裹的异物,取出一粒直径9mm大小的花生碎屑。

我院儿科第一例支气管内异物术取得圆满成功,开创了医院儿童呼吸介入治疗的先例。该项技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儿童呼吸疾病的治疗迈出重要的一步。缩短就诊时间,减少奔波之苦,降低医疗花费,在保障全市儿童的身心健康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医院儿科团队让患儿呼吸更舒心,让家长更放心,让社会更安心。

图文:曹潺潺

排版:张艺丹

审核:白鹏

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rcjj/1293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