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7年儿科本科招生将破冰前路艰辛
时间:2017-1-2来源:日常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次
摘要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将完善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督促共建院校率先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支持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儿科学人才培养,扩大本科招生规模。来源:健康界作者:吴宁郝兰兰况扶华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儿科告急的相关报道屡见于报端。年2月18日,国家卫计委科技教育司在其《年工作要点》中宣布,将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科教司表示,年,该司将完善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督促共建院校率先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支持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儿科学人才培养,扩大本科招生规模。针对中国儿科医生短缺现状,社会各界始终在呼吁加大儿科医生培养力度。据悉,科教司的本次发声是有关部门首次明确对恢复儿科学专业进行表态。这也是自年儿科专业停止招生,时隔17年后再次恢复招生。缓解儿科医生荒一直在行动在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举措出台之前,国家卫计委为缓解儿科医生荒,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年2月2日,为做好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科医疗服务工作,国家卫计委提出一系列应对举措。例如,当儿科医务人员不足时,可以对高年资内科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充实儿科医疗力量;在儿科医疗服医院、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转诊机制等。年11月3日,国家卫计委印发《年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方案》,相关专业医师考核合格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转岗为儿科执业医师,其《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也将变更为儿科专业。年7月,国家卫计委医师资格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自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恢复儿科专业招生呼吁始终未断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在调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将儿科专业作为调整专业,于年起停止招生。17年间,面对儿科医生缺口越来越大的现状,业界呼吁恢复儿科专业招生的呼声始终没有中断过。年,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曾表示,尽管目前儿科医疗资源已是捉襟见肘,但目前中国尚无儿科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远期目标。他表示,儿科始终是被忽视的,不论是在医学教育,还是在医疗机构建设等方面都是被忽视的。年9月,首都医科医院院医院医院管理分会新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时曾表示,恢复儿科医生的培养体系,是中国儿童医疗服务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倪鑫建议教育部恢复并扩大对儿科专业医学生招生,同时建医院的建设和扶持。恢复儿科专业招生还有一段路要走据《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平均每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与全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水平相比相距甚远。此次,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在其年工作要点中透露将在17年后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社会各届的呼吁终于得到了回复。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追本溯源,造成儿科医生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儿科医生是一份风险高、收入少的职业。在儿科医生圈子中,甚至一直流传着“一钱不值小儿科”的段子。此外,儿科也是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之一。儿科的患者群体多是难以与医生交流的孩子,对诊治难度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而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使得儿科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比其他科室高出很多。加之,由于儿科医务人员不足的现状已经出现,但患者数量却呈只增不减趋势,使得儿科工作量异常繁重。这一因素同样成为影响医学生选择儿科专业的重要原因。年,儿科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与患者需求逐渐提高的矛盾演变到极致。国家卫计委能够在关键时期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对于儿科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医学人才培养的期限十分漫长,此番弥补也依然将面临一段人才空窗期。因此,如何建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在事件并没有发展到崩盘地步时做出正确预判、提前应对,也是本次儿科事件中最需要总结的问题。你可能还想看儿科沦为“熊猫科”医生越来越少真的吗?儿科不够内科凑这就是破解“儿科荒”的强心剂?作者吴宁健康界副总编信使可覆,器欲难量。郝兰兰健康界编辑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 上一篇文章: 应对儿科荒新进儿科医生最高补15万元
- 下一篇文章: 合理运用遗传病检测新技术提高儿科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