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杨博士国内最顶尖的儿科ECMO团队
何为ECMO?
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简称膜肺,是抢救垂危患者生命的新技术。ECMO技术源于心外科的体外循环,年成功用于治疗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年,美国密执根医学中心Bartlett医师领导并建立了第一个ECMO中心,随后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个ECMO中心。近10年来,随着新的医疗方法的出现,ECMO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应用范围较以前扩大。
ECMO体外膜肺氧合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能对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较长时间心、肺支持,是目前公认的心肺功能替代的制高点技术,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
ECMO的基本结构包括: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临床上常将可抛弃部分组成套包,不可抛弃部分绑定存放,可以改装成可移动设备,具有极强的应急能力。ECMO由于是由肝素涂层材质,并且是密闭系统管路无相对静止的血液,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10—s,效率极快;维持时间1-周,长时间的生命支持向受损器官提供了足够的恢复时间,提高治愈率;ECMO多数无需开胸手术,相对操作简便快速,这使得ECMO可以走出心脏手术室成为生命支持技术。简便快速的操作方法可在简陋的条件下以极快的速度建立循环,这使ECMO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救,换救了无数的生命。
何为ECMO转运?
这是一项需要高超临床技术和稳定心理素质的临床医疗活动,会使你高度紧张,肾上腺素疯狂分泌,你敢来挑战吗?医院重症洪小杨ICU团队,在他们转运无数患儿中,包括儿童、新生儿,疾病包括暴发性心肌炎、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感染性休克等疾病、甚至包括心肺复苏ECMO转运等类型。
ECMO转运技术,顾名思义,即将ECMO技术应用于重症转运中(运输工具包括救护车,固定翼飞机及高铁等)。临床上,极度危重心肺功能衰竭患儿,往往常规转运技术无法保障转运途中安全,ECMO转运能够为极度危重心肺功能衰竭患儿在转运途中提供可靠心肺功能支持,使其安全转运到具有进一步救治能力单位。
那么,洪小杨博士的儿科ECMO团队又是怎样抢救,转运与守护危重症患儿的呢?且看去年洪小样博士团队千多公里转运小芮恺到北京的一幕......
心尖尖的守护者我凝视着你,目不转睛仿佛凝视着一件巧夺天工活生生、水灵灵的艺术品百看不厌,凝视化作一种幸福幸福来自衷心的赞美和感激——《婴儿赞美诗》
每一个孩子是过往真挚情感的结晶,是现在捧于掌上的珍宝,是未来无限延伸的希望。他们凝聚着父母一生的心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儿童幼小又脆弱,容易被疾病侵袭,他们的健康牵动着家长与社会的心。守护神明的礼物,让他们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儿科医生的使命和责任。
年月8日,一个名叫小芮恺出生仅16天的婴儿突发心脏停跳,面容紫绀,肚子格外肿胀,死神的威胁笼罩着这个不久前还沉浸在幸福中的家庭。孩子的父亲邢如飞说:“一系列的恐惧、无助、绝望让人难以承受。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给他最好的救治。”检查后发现,小芮恺得了一种最严重的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他的心脏的主动脉和肺动脉完全长反,心肺无法给全身供氧,孩子时刻处于缺氧死亡的危险中!
医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科洪小杨主任和心脏外科周更须主任临危受命,带领国内最好团队来到临沂。但此时,孩子已经出现循环衰竭的症状,内脏也因缺血出现坏死迹象。唯一拯救孩子的办法是来到北京进行手术,在这场与死神竞争的赛跑中,远在北京的公里之外的希望,真的还能触摸到吗?洪小杨博士带领的团队经过八个小时的长途奔袭,带着能帮助小芮恺改善体循环的救命的ECMO设备,抵达临沂小芮恺的身边。
而一年前发生的这一切奇迹,正是在医院重症监护科洪小杨博士率领的儿童外科重症监护室(PICU)大力支持下,让小芮恺有了转运到北京医院接受紧急心脏手术而重获新生的机会。洪小杨博士团队年轻而有活力,率先在国内建立一套以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为核心的儿童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系统,将ECMO技术与床旁血液净化技术一体化并联应用,提高了临床上多脏器功能衰竭儿童救治成功率;具备对全年龄阶段进行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各脏器进行替代治疗技术能力,为疾病的恢复争取宝贵时间窗口。由于儿童的呼吸、循环系统十分脆弱,ECMO在儿科的应用也显得十分重要,精湛的技术团队能发挥ECMO设备的巨大价值,给予患儿巨大的生命支持。
救命的ECMO设备在半小时内接在小芮恺的身上:要将体外膜肺的管道接在他的血管上,让他缺氧的血液通过人工肺补充氧气,再通过动力泵注入动脉,为全身器官提供氧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术后的小芮恺有了明显的好转,皮肤也由原本的青紫色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有了明显回升。在旁守护的父亲也松了一口气,“我看到了希望。”他动情地说,“这个孩子对我们家庭很重要,我很看重他。”如果没有ECMO的保驾护航,小芮恺几乎不可能坚持到北京接受手术。
体征好转后,洪小杨博士带领的专业团队在飞驰的救护车中严密监控ECMO的运转,监测小芮恺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排除种种的危险因素。在缜密的保护下,小芮恺一路有惊无险地抵达北京医院,在接受由周更须主任主刀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经历术后重症监护室的观察之后,前后历时18天,小芮恺终于康复了!
在这场战役中,洪小杨博士和他的ECMO的团队可谓功勋卓著。可以说,没有ECMO转运技术的支持,就不会有这场成功的跨越公里的生死救护。但这次ECOM转运只是他们工作的一次缩影而已。
医院年率先在国内成功开展儿科ECMO转运,短短一年内,已成功ECMO转运危重患儿十余例,转运半径达公里。转运患儿包括儿童、新生儿,疾病包括暴发性心肌炎、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胎粪吸入、感染性休克等疾病、甚至包括心肺复苏ECMO转运等类型。
ECMO除了应用于转运技术外,也承担着重要的辅助支持的作用。年7月3日,医院收治了一名出生仅13小时的重度膈疝的婴儿。只有.5kg的小宝宝全身皮肤青紫,口唇严重紫绀,呼吸极度困难,经检查,惊奇发现宝宝“腹腔”和“胸腔”是相通的,胃、部分小肠和脾脏都严重压迫左侧肺叶,导致左侧肺叶发育不良。进行“膈疝修补术”后,术后患儿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心肌缺氧,血压下降,严重肺高压,动脉导管未闭,完全右向左分流,循环状况极差。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为挽救患儿生命,PICU团队紧急在床旁为患儿安装体外膜肺(ECMO),ECMO支持后病情明显改善。
ECMO治疗第3天,患儿逐渐出现黄疸加重,尿颜色变深,尿量减少,为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开始为患儿行腹膜透析治疗,与此同时,下调ECMO参数,锻炼肺功能。在ECMO辅助4天后,肺功能逐渐恢复,为患儿成功撤离ECMO。患儿在ECMO的支持下多次手术后,终于战胜了病魔,自由呼吸,健康成长。在长时间的治疗里,ECMO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他不只是简单的支持,也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
我国ECMO起步较晚,00年方才应用于临床,年才应用于儿科。ECMO多用于急救,其快速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为推动专科发展,加快儿童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系统建设,作为行业执牛耳者,医院PICU积极发展科研,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首都卫生发展专项一项,军队课题两项,获得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两项。儿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ECMO为儿童急救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有理由相信,医院附属医院封志纯院长、洪小杨博士为杰出代表的儿科重症医学专家团队的努力推动下,保障新生儿的心肺健康,守护一个家庭的心尖尖,ECMO将大有可为!
专家风采:洪小杨,98级南方医科大学校友,副主任医师,医院附属医院儿童外科重在监护室主任,儿科学博士。
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委员、总干事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科救援分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通讯编委情况简介研究方向为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儿童重症医学的应用。
近年来一直从事儿童重症医学和体外循环工作,率先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一套以ECMO技术为核心的儿童体外生命支持系统,能够对全年龄段危重症患者进行心、肺、肝脏及肾脏进行替代治疗,医院附属医院儿童外科重症室、体外循环负责人。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5篇),参加编写儿童重症医学方面专著部,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项。
参与多项国家级、军队课题研究,目前主持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获奖情况:婴幼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综合救治年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主持课题1项。
年1月~年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名称:AnnexinA1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研究;
年6月~年5月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青年项目,项目编号:首发-4-;名称: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儿科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研究。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关爱西部儿童健康,院士青海儿科医师
- 下一篇文章: 为抢救病人剪坏衣物,反遭家属索赔你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