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中草药4
桑葚
桑树的果穗
性味归经: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1.单用熬膏常服,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
2.单食鲜品可治疗阴亏津燥便秘。
3.单用可治热病后期口干舌燥之阴虚内热消渴。
4.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可延缓衰老和增强免疫的作用。
桑叶
桑树的叶片,经霜后最佳,称为霜桑叶。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1.用于风热感冒初起之发热、咽痒、轻微咳嗽、舌红苔薄黄,常和金银花、薄荷、桔梗等配合使用。
2.秋燥咳嗽之咽痒、咽痛、干咳无痰或少痰,常和贝母、雪梨皮同用。
桑枝
桑树的嫩枝。取类比像,桑枝为桑树的枝条,人的四肢关节为人的“枝条”,很多枝条都有通利关节的作用,比如桂枝,桂枝和桑枝同用常用于四肢关节病变,如国医大师刘祖贻的葛桂舒经饮。
性味归经:微苦,平。归肝经。
功效:祛风湿,利关节。
1.用于风湿痹痛,肩臂,关节酸痛麻木:单用煎服治疗有关节发热等热像的风湿热痹痛(《普济本事方》)。
2.单用一味熬膏常服治疗筋骨酸痛、四肢麻木(《景岳全书》)。
一味药药力单一,常配伍其他药使用,如络石藤。
桑白皮
桑树的根皮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1.肺热咳喘,痰黄而稠:常与地骨皮(枸杞的根皮,南方的枸杞常生长在溪水边)同用。“儿科之圣”钱乙有一个著名的方子用于治疗小儿肺热咳喘方子——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粳米(古时候的粳米是旱地长出的稻米,现在用煮饭用的水稻米代替)、甘草)。
2.用于水肿尿少:常配伍其他药一同使用。
鸡子清
鸡蛋清
卵白,其气清,其性微寒。精不足者,补之以气,故卵白能清气,治伏热、目赤、咽痛诸疾(《本草纲目》)。因为微寒,故有清热的作用。
医圣张仲景有个著名的方子——苦酒汤
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著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上火,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伤寒论)
方法很简单,把鸡蛋去掉蛋黄,加上苦酒,取半夏14枚,打碎,放在去掉蛋黄保留鸡蛋清的壳里,把壳放在刀柄的铁圈上,加火煮开沸腾3下,停火,去掉渣,剩下的汤放在口里慢慢含漱。用于治疗痰热所致的口腔溃疡、咽喉部红肿溃烂的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失音、食道炎等疾病。(请在专人指导下使用)。
关于苦酒:苦酒,就是酿的甜酒,由于时间过长,自然温度的变化,变苦变酸,也就是米醋,也就是农村里说的“酒老了”。以前外公、舅舅用的苦酒,就是这种,因为农村有酿甜酒的习俗,没喝完的甜酒,过了一年两年就变成了苦酒,味酸苦,很远都能闻到,颜色呈棕红色。现在,苦酒很难找到,于是用米醋、陈醋代替,但是,发现它的味道、功效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差异。
鸡子黄
鸡蛋黄
卵黄,其气浑,其性温。形不足者,补之以味,故卵黄能补血,治下痢,胎产诸疾。(《本草纲目》)
因为性温,所以有一定的助火的作用,所以上火的病人,通常不建议吃蛋黄。
医圣张仲景有个著名的方子——黄连阿胶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伤寒论》)
药物组成:黄连、黄芩、阿胶、鸡子黄、芍药
用于治疗属肾阴虚、心火旺,心肾不交的失眠。
鸡子清和鸡子黄均具有滋阴的作用,但鸡子清滋阴而微寒,鸡子黄滋阴而微温,寒为阴,温为阳,一阴一阳,就构成了一个鸡蛋的主体。自然的规律也是这样,白天黑夜都是阴阳交替,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一阴一阳就构成了整个世界。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
凤凰衣
“凤凰”出生前的保护衣
鸡蛋清与壳之间的包膜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养阴清肺,敛疮,消翳,接骨。
1.治咳嗽日久:凤凰衣(炒)十四枚,麻黄三两(焙)。为末,每服方寸匕,饮下,日二。(《必效方》)
2.治口疮:凤凰衣贴患处,日换二次。(《吉林中草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周荣华赞赏
- 上一篇文章: 炎干净为什么能媲美当年青霉素的诞生,原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