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家,是孩子伤害发生最多的地方

时间:2018-9-25来源:日常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为了呵护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儿科医生和家长一样没少费心。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医院儿科陈玉主治医师来和大伙儿聊聊她在儿科临床20年的一些所见所遇,希望对有孩子的家庭有所帮助,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作者:陈玉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一个在急诊见了太多意外的医生,保障安全,提前预警,已经是习惯使然。意外伤害一直是我国0—14岁青少年儿童伤亡的首要原因。

而家,是伤害发生最多的场所。

要命的桂圆核

一天夜里,我在急诊值夜班,忽然有个高亢的男声歇斯底里地喊着:“医生!救命!”

我本能地冲出诊室,一个光着膀子的年轻男人,喘着粗气、灰头土脸,脚上只踏一只拖鞋,一路狂奔而来。他怀里的小男孩,三四岁的样子,口角鼻腔流着血,面色青紫。

我一边问情况,一边迅速引导父子俩进了诊室——原来小孩吃桂圆,被桂圆核卡住了。

经过与闻讯赶来的护士通力合作,男孩口腔内那个致命的桂圆核被取出。

很快,男孩呼吸恢复。

事后,男孩在科室治疗观察了两天平安出院。男孩爸爸回忆起意外发生的瞬间:孩子正在跟他捉迷藏,忽然就卡到了。他似乎还为那天的狼狈感到害羞——毕竟,平日里的他是一个西装革履的律师。但窒息抢救黄金8分钟,如果不是一路争分夺秒,恐怕后果难以想象。

当心!零食也疯狂

小朋友爱吃的口香糖,有一次也差点成了夺命元凶。

这是我一个远房的侄儿的亲身经历,嚼口香糖时还在奔跑嬉戏,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口香糖就卡到了咽喉。幸亏城市小,表哥骑着摩托车一路狂飙,医院,值班的医生迅速给做了环甲膜穿刺,后来取出口香糖,小侄儿才转危为安。

如今,当年那个命悬一线的小淘气,已是高大帅气的男子汉了。

?以上两个例子,都为说明一个问题: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心两用,边玩边吃暗藏风险。

除了口香糖,还有一些高风险的食物需要注意:果冻,布丁等胶冻状食物(此类食物最容易气道异物);瓜子、花生以及以前未进食过的坚果类食物;带核水果,肉干,各种酒,以及易过敏食物。

有数据显示,吸入异物是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高危人群为0—4岁的孩子。

?预防吸入异物的基本原则:

放手不放眼。即让小朋友有活动空间,也要保障小朋友在自己视线范围,确保出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干预。

?发生气道/食道异物第一时间如何急救?

老实说,救治难度大。

因此,一旦怀疑气道/食道异物,首先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最近的、医院。

当然,医院之前,对较大的孩子,家长可以从后背抱住患儿,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侧朝内,置于孩子肚脐上方,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用力向后上方冲击,重复,直到异物排出。这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1岁以内婴幼儿,可以让婴儿仰面朝上,躺在你的前臂上,用两根手指快速按压胸骨中间位置,直到异物排出。也可让孩子头朝下躺在你的前臂上,然后用手掌根部,击打其背部,直到异物排出。

玩着玩着,玩到嘴里去了

在这里不得不说,与气道/食道异物一样属于“病从口入”的——误服。

我把误服分为两类。

物理类,比如笔套、弹珠、硬币、玩具配件等等,小一点的可以通过排便排出体外,而有些是需要手术才可以取出。

化学类,比如天那水、高锰酸钾、水银、胶、杀虫剂、洁厕精、老鼠药、百草枯、各种药片…

唉,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宝贝吃不到的”。

?怎样预防误服发生呢?

凡是小到塞进宝宝嘴里的物品,不要让小婴儿独自玩——因为玩着玩着宝贝们就塞嘴里了。

对于那些不能吃、不能喝的化学试剂、各种药片等,一定要放在小朋友不易触及的地方。等小朋友能正常交流明事理的时候,要明确告诉他们这些是不能吃的东西。

烫手、烫脸、烫屁股

我在工作中曾遇到各种烫伤:由于疏于照看,一个2岁左右小朋友爬到餐桌边缘刚刚能碰到热汤,小手拍下去,一整碗汤翻过来,手、脸都不能幸免。

除了烫了脸,还有烫了屁股的。

年轻的爸妈给小朋友洗澡,烧了一壶开水,又转身去拿衣服,就这个短短的空档,小朋友一屁股坐到了电水壶上……粗心的爸爸听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才慌里慌张赶来,此时,小朋友已经“屁股开花”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小朋友天天只能趴在床上。这个可怜的娃儿,就是我侄儿。

烫伤最常出现的地方是客厅、餐桌、浴室。

热腾腾的汤水、刚开炉的火锅、冒着热气的菜肴……这些对天性好奇又贪吃的宝宝而言,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预防发生烫伤这样做:

不管多忙,一定要安排专人、全心照看孩子,2岁以下小婴儿避免单独接触热汤、热油,看护人员交接的时候,尤其注意“放手不放眼,交接不留空窗期”。

再比如,淋浴中,调水温永远都是先从冷到热调温,淋浴头的水一定要试好温度以后再给小朋友淋浴。遇到开水、冷水互相兑的情况,永远是先倒冷水,再加热水,未用完的热水妥善放置。

大一些的小朋友就需要家长做好安全教育,2-3岁的小朋友,语言交流、理解能力已经很好了,重点逐渐转移到安全教育上,让小朋友自己也知道远离危险,尽量不要在危险的边缘试探。

?发生烫伤这样处理:

若发生烧烫伤(最常见的就是热液烧烫伤),此时最重要的是紧急降温。家长必须熟背热液烧烫伤急救五字诀:脱、冲、泡、盖、送。

小心脱去或用剪刀剪开衣物;若烫伤处出现水泡,应暂时保留黏住的部分衣物,避免弄破水泡;这样能减少衣服残留热度进一步灼烫皮肤,减少烫伤深度和面积;

立刻、迅速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目的是止痛,减少渗出和肿胀(若是衣服薄,水能充分浸润,也可以先冲再脱);

继续将烧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至少30分钟;若烧烫伤面积过大,或伤者年龄较小,医院;

在伤处,盖上干净的床单、棉布等,防止感染;当然,周围环境允许的话,也可以裸露,但切记,不要随意涂外用药或民间偏方,易引起伤口感染,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增加感染风险,影响预后;

尽快前往具备医院进行治疗。

在家也会发生溺水

很多家长会觉得不可思议——家里没有游泳池,怎么会溺水呢?事实上,家庭中也会发生溺水,而且就在小小的卫生间里。

相信很多家庭会为了循环使用水资源,卫生间里会准备桶,以备清洁使用。环保固然好,但是对1-2岁的小朋友,家常使用的塑料桶对他们来说,已然是大物件了。

我曾经遇到过两例,过程几乎同出一辙。家长忙着做饭或其他家务是,好奇宝贝一路蹒跚就到了卫生间。

哎呀,可以自由自在玩水,真开心。小宝贝玩得起劲的时候,一个重心不稳,一头栽倒水桶了,而装满水的水桶,自身重量足足可以抵抗十来斤的宝贝几乎无效的挣扎。遇到类似的案例,非常痛心。

?预防家庭溺水:

节约用水可以,不要用桶储存水,顶多用容量不太大的盆,水也不宜装太满,这样即便小朋友一时眼错不见,偷跑去玩水,一头栽只有少量水的盆里远比满满一桶水里风险小得多。

磕磕碰碰中长大

孩子都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想要预防难度极大。那我们就开门见山谈谈如何处理吧。

?家庭跌倒、摔伤处理:

奔跑中摔倒的小孩,别急着催孩子站起来!先观察孩子有没受伤,手脚是否扭到、脑袋有无磕破。看看孩子会不会中气十足地哭——如果会,是好事。

孩子磕碰后,经常会鼓个大包。父母可以在摔伤24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块,对包块冷敷。这能收缩血管,防止肿胀扩散。

如果孩子跌倒后有明显外伤出血、骨折扭伤或眼球快速震颤,或稍事休息后出现喷射性呕吐、精神不振甚至惊厥等,立即就医。

最后,分享一个视频《一分钟帮你识别家中的危险物品》↓↓↓

祝小朋友们

节日快乐!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陈玉

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在儿科临床工作20年,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如:慢性咳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等。

-End-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资料来源:医院运营服务:晶报社陈玉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传染吗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rcjj/829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