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儿科雾化吸入治疗方式

时间:2019-4-16来源:日常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关于雾化吸入治疗的用药方案以及药物配伍的信息却非常有限。

近期美国发表的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混合配伍指南采用了易于使用的表格形式,为临床提供了可供雾化吸入的药物及其配伍的各种参考信息。专家在该指南基础上,结合中国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现状,制定了儿童雾化吸入治疗共识,根据不同疾病提出了雾化治疗推荐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洪建国执笔,陈强,陈志敏,邓力,李昌崇,刘恩梅,农光民,尚云晓,赵德育,赵顺英参与撰稿(按姓氏拼音排序)

来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常用雾化吸入方案及剂量推荐

阻塞性气道疾病是雾化吸入治疗的首选适应证,尤其是哮喘急性发作。对于能用定量气雾剂(MDI)或干粉吸入等方法的患者,雾化吸入一般不作为稳定期的常规治疗方法,常规推荐见下表。

*儿童呼吸道疾病雾化治疗推荐方案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哮喘

哮喘急性发作时应规律给予SABA吸入治疗。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与每4h给药1次相比,间断按需治疗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雾化治疗的次数,减少心悸的发生。因此,持续雾化吸人SABA,待急性发作症状缓解后按需间断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可能是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治疗患者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但在持续雾化SABA的过程中,应做好心电监护,注意检测血钾。

与单药治疗相比,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时,联合SABA和SAMA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肺功能,降低住院率。但在轻、中度哮喘发作时,联合SABA与SAMA是否可以获得优于SABA单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尚存在争议,联合应用可能只是导致过度治疗和经济上的浪费。尤其在住院患者中,联合SABA与SAMA治疗并未表现出比SABA单药治疗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因此建议:哮喘急性发作时,仅在SABA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再考虑联合雾化吸人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时,在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的同时,可联合雾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研究显示,与单纯吸入沙丁胺醇相比,同时吸入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具有更好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可降低住院率,尤其是对哮喘重度急性发作患者。另有研究显示,雾化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较吸入双倍剂量布地奈德可更有效地改善轻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清晨最大呼气流量(PEF)及夜间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

在毛细支气管炎方面,美国儿科学会(AAP)毛细支气管炎诊治委员会在年发表了毛细支气管炎诊断和管理的临床操作指南,推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无需常规吸人支气管舒张剂;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学会(RACGP)年推出的毛细支气管炎管理循证指南指出,有反复喘息症状的患儿,可以考虑使用SABA吸人治疗。

鉴于对全球多项研究结果的分析,无论是否为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均不推荐常规使用SAMA,但鉴于我国有较多的临床实践报道,医生可酌情使用。最新的Cochrane数据分析显示,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婴幼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尤其在患病后24h内。一项大型RCT研究结果显示,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住院率。此外,Cochrane数据分析还显示,与雾化吸人0.9%生理盐水相比,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治疗可以显著缩短非重度的急性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婴儿住院时间,显著改善住院或非住院治疗患儿的临床症状严重度评分。年中国一项Meta分析显示,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并能降低患儿临床病情严重度评分,可显著缩短喘息缓解、咳嗽缓解和肺部湿哕音消失时间,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儿童肺炎

在儿童肺炎的治疗方面,研究显示,治疗伴有哮呜音或痰鸣音的肺炎患儿,SABA联合盐酸氨溴索在咳嗽持续时间、咳嗽难易程度、哮鸣音或痰鸣音持续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盐酸氨溴索单药治疗。另一项SABA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伴喘息、咳嗽、咳痰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研究显示,SABA联合盐酸氨溴索在药效学上具有协同互补作用,其缓解咳嗽、平喘、缓解排痰困难的效果明显优于盐酸氨溴索单用。虽然上述研究对象为口服SABA,但从药理学角度而言,有理由相信吸人SABA起效更快,全身副反应更低。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疾病,Cochrane数据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一项地塞米松治疗儿童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Meta资料分析证实,糖皮质激素可有效作用于住院及门诊患者,使ICU转入率由12%下降至3%。Bjomson等对8项相关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30min后,可显著减轻患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评分,且与安慰剂相比,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此外,布地奈德混悬液也可用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可用于治疗早产儿CLD喘息症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婴儿喘息症状的研究显示,通过储雾罐、面罩、MDI或面罩、射流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药物肺部沉积量占给药剂量的0.3%~1.5%。一项随机双盲交叉研究显示,雾化吸人沙丁胺醇可明显降低患儿呼吸系统阻力。另一项研究显示,早在25周胎龄时,胎儿即对支气管舒张剂存在反应,建议早产BPD患儿在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之前,在出生后第2周及早使用支气管舒张剂,以降低通气治疗的气道阻力,从而改善肺功能。

以上疾病常规推荐药物剂量见下表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治疗推荐药物剂量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雾化吸入方式

目前主要的小容量雾化吸入装置有射流雾化器(SVN)和超声雾化器(USN)两种,两者之间各有优缺点,见下表,其中SVN在临床中更为常用。

*射流雾化器(SVN)与超声雾化器(USN)特点比较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气管插管患者常需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支气管痉挛。然而气管插管如一道屏障,阻碍气溶胶进入下呼吸道,若欲达到相同的疗效,一般需要较高的剂量。气管插管患者常选用SVN,将SVN安置于呼吸机的Y型管或管路的复式接头上,位于呼吸机和Y型管之间。雾化器的驱动力可使用压缩空气或连续氧气气流。研究显示,机械通气患者应用SVN时,仅有3%的气溶胶沉降于肺。但如果雾化器以复式接头与呼吸机管道连接和只在吸气时开放,则可显著增加患者吸入的气溶胶量。

雾化吸入治疗时如需连续应用或需湿化吸入的气体,可选择大容量USN。支气管哮喘患者雾化吸人支气管舒张剂,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一过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对这些患者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能有益。

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治疗时需注意:

(1)定期消毒雾化器,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2)定期更换雾化器,保证有效输出量。

(3)支气管痉挛严重时,避免超常剂量使用-受体激动剂,以防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4)少数患者雾化吸入后.不仅未出现支气管舒张,反而诱发支气管痉挛,即所谓‘治疗矛盾现象”,其原因可能是药液低渗、防腐剂诱发、气雾温度过低或对药液过敏,应寻找原因,注意避免。

(5)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作雾化吸入;油性制剂也不能以吸人方式给药、否则可引起脂质性肺炎。

(6)使用氧气驱动雾化时,应注意用氧安全,禁止在有氧附近吸烟或燃明火;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

药物配伍注意事项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配伍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1)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有用于雾化吸入的复方溶液(Combivent,勃林格殷格翰),其药品说明书中指出,不要把本品与其他任何药品混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

2)盐酸氨溴索(Mucosolvan,勃林格殷格翰)产品说明书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临床上常用,但目前尚无配伍的药理学研究以及明确的疗效证据。

3)字母C绿色阴影部分表示临床研究中有证据证实此种配伍的稳定性和相容性,但需注意尽量即刻使用;字母NI黄色阴影表示没有足够的证据评价相容性,除非将来获得进一步的证据,否则应避免使用此种配伍。

来源:洪建国,陈强,陈志敏等.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7(4):-.

本文转自壹零医在线

长按







































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
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rcjj/906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