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医院环境更好,服务更

时间:2021-4-28来源:野外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近年来,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凝神聚力、奋力开拓,在服务能力、内涵建设、公众评价、社会形象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受到了群众好评。

加强政治引领,规范党组织建设,医院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医院党支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全面强化“红细胞”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加强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抓党建促业务,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院文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医改的有关要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彻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医院党支部围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医院各项工作的绝对领导。医院派出党员志愿服务队40余次到偏远乡镇,为群众送医送药;派出党员6人次担任村第一书记、第一村医,支援乡村建设和健康扶贫工作。医院党支部多次被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今年医院党支部被区委组织部授牌“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何晋杰工作室”。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医院党支部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倡议全力抗击疫情”等“主题党日”活动,成立了以党员为骨干的疫情防控应急小分队,在党员的带头下,全院干部职工纷纷递交请战书,要求到第一线去抗击疫情,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

年成立区属第一家重症医学科,共设置床位10张,医院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医院综合救治能力跃升新台阶。年11月8日儿科病房恢复提供住院诊疗服务,医院没有儿科住院病床的空白,受到了广大儿童家长的欢迎。年3月,医院又成立了肿瘤科,医院没有肿瘤科的空白。7月28日肿瘤科顺利通过“癌症规范化诊疗病房"和“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市级专家现场评审。

医院多年来重点扶持的学科,在治疗白内障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年均开展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切除等手术近例。去医院眼科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山东大学眼科中心眼科医联体。

神经内科是博山区知名专科,年12月开展了急性缺血性卒中(脑血栓)静脉溶栓术治疗,填补了我区急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空白,治疗效果显著,DNT平均时间由年的45分钟缩短到今年的33分钟,最短为16分钟。医院入选淄博市脑卒中急救地图,被确定为“国家疑难病症(心脑血管)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山东省卒中专科联盟理事单位”。去年10月31日举行的山东省脑卒中大会上,医院被评为山东省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单位。

医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医院心内科5名教授轮流来我院坐诊。年8月3日被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山东省中心确定为全省四所“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心力衰竭规范化管理示范基地”之一;年12月13日被中国心衰中心总部命名为中国心衰中心,这是我院第一个通过国家层面技术认证的中心。年12月,心内科又被评为全国的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县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我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

实施人才振兴计划,为医院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年底,医院制定了50岁以下的临床医生、45岁以下放射、B超医生、40岁以下护士5医院进修轮训一遍的人才培养计划。三年来,这项计划取的了显著进展,共选派35名医生、70多名护医院进修学习;三年来我们招考大学毕业生61名,引进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培养全科医生10人,为医院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到年我们将基本完成50岁以下医师、45岁以下医技人员、40岁以下护士的进修培训计划。到年,再引进60名左右的大学毕业生,人员总量控制在人左右,初步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构成合理、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初步完成新一轮新老人才更替交接。

实施上挂下联计划,努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年医院先后与首都医科医院、医院、淄博市妇幼保医院关系;年与山东大学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年7医院医院。医院内分泌科、骨关节科,医院心内科,山大二院眼科,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产科、儿科、生殖医学科等科室的专家定期来医院坐诊、查房、手术。医院与山东大学医院心电远程监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参加了国家心衰医联体、国家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等7个专科联盟。年与11家卫生院、14医院及区机关卫生所共26家区内医疗机构签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协议。医院牵头建立了博山区医学影像远程会诊系统,为11家卫生院提供医学影像远程诊断服务。年,牵头与白塔镇卫生院、夏家庄卫生院、八陡镇卫生院三个卫生院建成紧密型的“医院医共体”。

11月9日,医院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挂牌成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医院设立了“长江学者史卫峰工作站工作站”,这是全市卫生系统第一个长江学者工作站,史卫峰院长受聘担任了我区首席公共卫生专家,这是我区卫生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严格疫情防控,持续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院职工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白衣执甲,迎难而上,以无畏地英雄气概和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医院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新冠防控专项应急预案3个,修订制度及规定25项,梳理工作流程47项。建立预检分诊常态化机制,持续加大发热预检工作力度。医院克服房屋紧张的实际困难,先后6次召开办公会议、现场办公,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进行改扩建。截止目前,医院发热门诊共接诊发热患者近人次,转运疑似、密接等人员人次。发热门诊和住院患者肺部CT筛查余人次。

为全面做好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医院克服房屋和资金困难,投资余万元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5月30日,通过了山东省临检中心现场审核并颁发证书,6月15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进入临床监测。截止目前核酸检验室共完成核酸检测4余人次。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吕蕊同志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刻驰援武汉,获得山东省抗击疫情工作先进个人。

广大医务人员在危难时期忠实履行着白衣天使护佑生命的神圣职责,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英雄报国之歌,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切实减轻贫困家庭医疗负担

开展“健康扶贫千村万户大走访”活动,医院组织职工定期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向他们宣讲健康扶贫政策,给他们提供健康咨询并送去价值2万元的生活慰问品。医院设立便民惠民门诊和健康扶贫病房,落实“两免两减半”和“先诊疗后付费,免收住院押金”政策。年至今,医院累计减免贫困患者医疗费用60.48万元,其中:“两免两减半”减免贫困患者医疗费用11.67万元,“一站式”结算减免贫困患者医疗费用48.81万元。医院神经内科田涌医师作为我市鲁渝扶贫协作队员,圆满完成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期6个月的健康帮扶任务。三年来,医院为贫困患者和弱势群体减免医疗费近万元。

认真落实“第一村医”工作,三年共选派16名医生到村卫生室担任“第一村医”。认真贯彻落实市卫健委“百名名医基层工作站(室)”建设实施方案,选派9名业务骨干分别到北博山中心卫生院、池上中心卫生院、岳庄中心卫生院对口帮扶,并给予每处卫生院2万元经费支持。

以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为目标,聚力提升诊疗环境。

提升患者就医环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相继投资余万元,完成门诊楼立面保温、病房楼病床、门窗更换;完成急诊大厅、放射科、结核病门诊装修改造工作。

落实“厕所革命”,将全院75个卫生间进行统一改造,基本解决“脏、乱、臭”现象。投资近万元,完成儿科病房、体检中心、心衰病房、急诊科胸痛诊室、卒中诊室、口腔科种植诊室、检验科、放射科业务用房改造,新增业务用房平方米。装修改造食堂,医院北侧道路拓宽改造,增加停车位26个。

优化门诊就医流程,建成“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投资近40万元改造门诊大厅,改造收费处、住院处、门诊药房服务窗口,在门诊大厅设置一站式综合服务台,为患者提供导医导诊、出生证明、诊断证明盖章、志愿者服务等“一站式”便民服务。

加强信息化建设,医院。医院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一卡(码)通”,患者就诊线上服务覆盖预约、就诊、缴费、检查、取药、住院各环节。对院内信息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医保卡诊间结算。增加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升级体检系统、LIS系统和HIS系统,全院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网上预约诊疗系统,患者可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

落实“一号改革工程”,开展“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腿”便民服务活动。通过“一把手走流程”,确定了29条需要改进的服务措施或就诊流程,通过设置一站式综合服务台、电子排队叫号、信息系统升级、完善科室设置等措施,优化了医疗服务环境,改善了就诊效率。

医院以德聚人、以文化人,彰显社会责任。

医院志愿者义务开展乡村义诊、环境提升攻坚、文明城市创建交通疏导、陶琉展义务讲解、爱心书包捐赠,冬日暖阳等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精心组织“5.12”国际护士节和“8.19”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彰显医师、护士的职业荣耀,增强职业自豪感。开展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我与国旗合影”,被各级媒体广泛转载;医院重症医学科吴昊同志,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用自己的热血青春为他人点燃生命的希望。心内科职工刘晓丽、池霖、范玉公交车上抢救遇险病人,获评“全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医院在春节、端午、仲秋,为住院病人送上水饺、粽子、月饼,与四十亩地、池埠村、柳杭村开展文明共建,医院的人文关怀。开展“医院开放日”市民体验活动,诚医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寻求社会和群众监督。

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助力医疗服务延伸。

社区开展“临床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医医生签约”三位一体的老年人健康查体工作模式,畅通家庭医生签约绿色转诊通道,开展长期医护险居家试点。创新实施“五统一”“四结合”工作模式,全区首创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创新开启线上健康教育讲座新模式。多项举措使社区卫生工作提质增效,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再上台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ywjj/1170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