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一等俩小时,儿童医院夜间急诊堪比春

时间:2018-8-23来源:野外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文/河南商报记者宗雷吴涛

首席记者李肖肖

图/河南商报记者刘鸿翔

12月17日晚上7点,到18日凌晨1点。

河南商报宝姨和同事医院医院。

孩子的哭喊,妈妈的眼泪,爸爸的心疼,医护的忙碌……宝姨如实记录,希望能给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的就医现状,欢迎拍砖。

宝贝儿头上贴着退热贴,窝在妈妈怀里,随着妈妈不断踱着的步子,看看这,瞅瞅那,这些大多是小不点儿。

稍大一点儿的,就会半偎在家长怀里,或看着手机,或眯着眼睡觉。

还有一些,在大厅里撒起欢儿来,东跑跑,西跑跑。

家有孩子的,医院里急诊科这些场景并不陌生。

最焦急的,医院的,挂号、分诊,根据病情看何时就诊。

17日19:00

“孩子咋不舒服?”

“最近一次量的体温多少摄氏度?”

“用退烧药没?”

“最近一次吃退烧药是啥时候?”

“体重是多少?”

胡琳琳,26岁的姑娘,已经工作5年,负责当晚的分诊工作,要一直值班到第二天早上8点。

趁没有患者,她赶紧喝了一大口水,“周末,患者可能比平时多。”

工作干得久了,她说,问几句,看一眼,伸手一摸,就基本能判断孩子病情严重情况。

高烧抽搐,腹泻脱水等等急危重症先抢救。

一次,远处的孩子咳嗽了一声,她就跟同事说,可能是个喉炎,赶紧送到耳鼻喉科,确诊还真是。

17日19:25

正说着人可能多,瞬间,人就上来了。

“现在已经有70人在候诊,现在五位医生坐诊,得请二线医生支援了。”

大厅排队等待医生看病的,排了70多个号

胡琳琳医院总值班,药剂科主任陈燕赶紧给二线医生联系。

“现在病房里有个急危重症,得抢救,结束了立马赶过去。”电话那头,是二线医生着急的声音。

陈燕说,为了应对就医难,医院成立了业余门诊,鼓励内科医生前来加班,支援急诊,“这些医生都是白天上了一天班,第二天还要坐诊的。”

17日20:30

作为总值班,陈医院。

要在急诊、病房各部门巡查、督导,医院随时出现的一切问题。

急诊门帘被撞开,进来一位怀抱男孩的妈妈。

妈妈上身穿了件厚睡衣,下身就穿条秋裤。

“孩子抽了,快来救救我们。”妈妈几近哭喊。

护士刘卉娟赶紧将母子俩引进抢救室,孩子2岁,高烧到39.7℃,今年是第四次抽。

发烧、抽搐,心跳已经左右(正常应该为),护士和家长在给孩子搓手脚

给孩子吸上氧,做上心电监护,用上药,刘卉娟也开始给孩子搓手脚。

几分钟过去了,孩子抽动的身体终于有了缓解。

“有时候一晚上能有十几个高烧惊厥的孩子,今天还好些。”刘卉娟说。

17日21:07

急诊门帘再次被撞开,拿着氧气包的急救人员小跑着送进来怀抱婴儿的一男一女。

“孩子,妈妈陪着你,你要赶紧好起来啊。”女子哭着说。

刚从平顶山转院过来的小患者

宝姨一问,是个男孩,38天,重度肺炎,刚从平顶山转院过来。

一行人直接上了5楼,将孩子送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内科病房、早产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整个门诊5楼住的都是危急重症患儿。孩子在里头,家长睡在外头。

走廊上,一条垫子,一床被子就是一张床,晚上9点铺上,早上6点收起来。他们守在这,一是担心里头孩子,一是可以省些住宾馆的钱。

“86床家属在吗,86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生喊家属说病情,保安孙燕军赶紧招呼人来。

“在,在这呢。”角落里,一中年男子搭话,光着脚就往护士台跑,似乎想起鞋,又赶紧回去穿上。

可怜天下父母心。

家长们在NICU门口的走廊上休息,等着医生随时喊孩子的家属

17日21:38

调度室,调度员李纬云将新接入的求救长葛市妇幼保健院,40天孩子,重症肺炎,需要转院。

去接病人的梁世鹏医生和同事

主任医师梁世鹏和同事带上装备就出发了。

这一趟是他当天第四次出车,他已经接回5个重症患儿,去了一趟商丘,两趟南阳。

大厅里还有许多转院过来的患者

做医生20多年的他在急诊科一年多,去过安徽、山西、山东等地。

院长周崇臣

刚采访完梁世鹏,宝姨扭头回到调度室就碰见院长周崇臣,“医院儿童急危重症转诊全国第一,去年就达例,其中公里以上的占到61%。”

陈燕告诉宝姨,一有空,医院转,调度室院长几乎每次必看。

“那是去救命的。”周崇臣说。

“门诊里得再多些椅子,人多,大厅里卫生保洁要跟上……”将急诊科转个遍,周崇臣又交代陈燕要改进的问题。

17日23:09

“我家孩子烧到快40℃了,能先给我们看吗?”

“我家孩子也是高烧,能给加个塞不?”

“前面还有70个?那得排到啥时候啊?”

胡琳琳和前来招呼的刘卉娟要一一回答家属的问题。

在孩子哭闹声和视频播放声,喊号声中,她们的声音低得很。

重复最多的是:孩子如果吃了退烧药,1个小时后会有效果,到时候再量量。退烧有个过程,温度一下子就下来,孩子也受不了。你们注意配合物理降温,衣服给孩子脱点,别捂。现在人多,再耐心等待下,生病有个过程……

当晚值班业余门诊本该10点下班的住院医师杨威,愣是到了快11点才走。第二天,他还要坐一整天的门诊。

药房护士在没有人取药的时候都会抓紧时间把常用的药备在手边,这样等下配药的时候就能更快一点

18日00:14

人一少,刘卉娟就在候诊区来回转悠,帮家长指导指导降温啥的。

“孩子病情变化快,我动起来,能随时发现,心里踏实些。”

抢救室内,上夜班与下夜班的医生进行了交班。

二线医生,副主任医师田明在刚刚抢救完一名病人后,来支援急诊了。

凌晨1点,宝姨离开时,还有63位患儿在候诊。

所有的医护人员要忙一个整夜了。

夜里护士少、病人多,转了一圈拔针,手里已经拿满了换下来的输液瓶

医院医院得到的数据是:

12月17日当天,医院接诊危重病人人,吸氧98人,上机62人,手术20台(门诊手术2台),挂号人次,急诊输液人次,急诊留观人次。

急诊就诊:内科人次,外科人次,急诊抢救11人次,出诊19次(单程公里以上13次,院内转2次)。

宝姨的心里话

一进入冬季,宝姨就会随着天气变化紧张,雾霾天,儿童身体机能发育不成熟等,孩子患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迅速攀升。

可天还是那个天,孩子生病的依旧会很多,该如何熬过这个该死的雾霾季,请您听我说几句。

一、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处理孩子高热的方法。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差,38.5℃以下,可以在家进行物理降温,多喂水。38.5℃以上,喂退烧药,美林、布洛芬可以交替使用。

退烧药不是说吃了就能退,需要1个小时起作用,不要心急。

二、人心都是肉长的,孩子生病,家长焦心,相信谁都可以理解,也请大家理解医护人员。

急诊不好干,儿科更不好干,能坚持干儿科急诊未辞职的,多是为那份神圣的职业心。你面对的是一位医护人员,而医护人员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人。

都是为了孩子,请相互理解。

三、家长还可以准备一些常用药物,比如感冒药、退烧药等,如果孩子症状较轻,那么可以根据说明书适量给药,医院的烦琐。

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和公号转载

统筹/李雅静编辑/张曙辉校对/马聪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河南商报宝姨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ywjj/812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