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告捷我院儿科支气管镜技术再次突破

时间:2021-9-21来源:中毒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皮肤病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产房里的紧急情况

-05-04晚上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一个婴儿经剖宫产出生。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接产医生们敏锐地发现:婴儿出生后哭声低哑,并伴有呼吸不畅、发绀等窒息表现。一旁的新生儿科及麻醉科医生迅速对宝宝进行复苏术,但是复苏效果不理想,出现窒息“倒评分”的情况。

(新生儿apgar评分表)

在随后的即刻评估气道中,医生们在可视喉镜下发现,这个婴儿的咽喉部有一个较大的灰白色囊状肿物挡住声门,复苏后马上转往新生儿监护治疗。

新生儿科迅速进行了儿科全科会诊,并完善了彩超、增强CT等相关检查,综合考虑婴儿患的是“先天性会厌囊肿”。

术前内镜可见咽喉部肿物

L

合并会厌重度软化

疾病知识小科普会厌囊肿

先天性会厌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胚胎性疾病,好发于会厌舌面、会厌谷等部位,发病率低,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仅为2/,主要表现为出生后哭声无力或含混不清、喂养困难、吐奶、呼吸急促、喉喘鸣等症状,严重者常伴有吸气性呼吸困难。

囊肿限制会厌活动,易引起严重的梗阻性呼吸困难或窒息,而且气管插管困难,有囊肿破裂引起窒息的危险,还常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会厌软化而进一步加重通气障碍。慢性缺氧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往普遍使用喉镜诊断和直视下切除,或低温等离子治疗。

近年来,随着儿童支气管镜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支气管镜作为一种新的介入诊疗方式,简便安全,支气管镜下热消融治疗会厌囊肿及重度喉软化,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医院设备、人员技术等因素,广东省内儿科呼吸领域目前能开展的单位仍较少,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的大医院医治。确定诊疗方案

由于囊肿体积很大,对呼吸道已经造成明显梗阻,需尽快得到正确的医治,为了让宝宝早日康复,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新生儿、PICU、耳鼻喉科等多学科迅速联动,各位专家对婴儿的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达成共识:患儿有明确的手术指证,拟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由儿内科二区主任、儿童内镜中心负责人吴振波医生主阵,其他各科紧密配合。

手术过程困难重重宝宝的手术安排在年5月7日早上,麻醉科黄洁莲副主任担任宝宝的麻醉护卫,内科二区主任、儿童内镜中心负责人吴振波主导、PICU主任叶鑫联手协作的“经支气管镜会厌囊肿激光消融术”开始了……手术的困难程度远超预期,原来啊,患儿在会厌囊肿的基础上还合并有Ⅲ型重度的会厌软化,这在麻醉上属于困难气道。果然,在麻醉前诱导镇静时,宝宝出现了呼吸浅慢,血氧饱和度和心率迅速下降的表现,情况十分紧急。吴振波和叶鑫冷静应对,迅速研判,运用支气管镜引导,快、准、精,漂亮地完成了气管置管,麻醉科黄洁莲副主任默契配合……历经两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了。宝宝生命体征平稳,送回新生儿区监护?至此,一直全神贯注的医护人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拥抱健康顺利出院

5月13日,经内镜医生评估气道及会厌情况好转后,患儿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撤离呼吸机。5月19日,再次复查内镜显示:囊肿未见复现,原会厌软化(Ⅲ型重度)经治疗也明显好转,通气障碍解除。

手术前

手术后

5月22日,患儿呼吸及吃奶均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珍贵而美好的留影

镜头里人物介绍:(左-右)

新生儿科潘健儿主任

PICU叶鑫主任

麻醉科黄洁莲副主任

宝儿一家

耳鼻喉黄纪逸副主任医师

儿童内镜中心吴振波主任

新生儿科金敏芳护士长

专家介绍

吴振波副主任医师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二区主任;儿童内镜中心负责人;

中国妇幼保健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内镜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胸部疾病协会儿科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世界内镜协会呼吸内镜协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支气管镜协作组委员;

中珠江儿童哮喘协作组秘书;

江门市儿科呼吸学组委员

写在最后

文中宝宝是个招人疼的娃儿,一出生的就经历生死磨难;

文中宝宝又是个幸运的宝儿,遇上了一群有担当求精益的人

这一例手术的成功,填补了江门地区儿科呼吸领域此项技术空白

不仅仅说明了我院儿童内镜介入技术的高精尖发展趋势

更是为侨乡宝宝们的健康守护

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我们祝福宝宝

祝福她从此无忧无虑

我们感谢医者

感谢他们为生命的延续和壮大一直的付出和努力

图文:儿童内镜中心

编辑整理:健康教育科

责审:陈永梅

爱我请给我”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zdjj/1292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