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日记建设者们用4630余吨钢筋撑起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m.39.net/news/a_5248708.html
蹲点时间:12月7日
蹲点地点:南充国际会展中心PPP项目建设工地
天气:阴
时下,高坪区域内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高质量发展步履愈发铿锵。广大建设者加班加点、昼夜鏖战,以冲刺的姿态抢时间、赶进度,全速推进项目建设。建设工地上创下一个个“高坪速度”……
12月7日上午,记者在南充国际会展中心PPP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各项建设正在快马加鞭,如火如荼。建设者们用勤劳和汗水保施工进度,筑精品工程。
该项目的施工单位中交四航局南充国际会展中心PPP项目工程部副部长杨阳得知记者的来意后,遂陪同记者度无死角走访了一趟该工地……
砌砖工的歌
“万丈高楼平地起,辉煌只能靠自己……”在工地一处砌砖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位砌砖师傅一边娴熟地砌砖、抹灰,一边哼着歌曲,享受着劳动的乐趣。
“我可不是歌星,就是一个普通的浑身掉渣的砌砖工而已!”看到拍照,该位师傅冲着记者咧嘴笑了一下说道。
采访中,记者得知这位工人师傅名叫李毅中。
“砌筑工并不单单只是出力气就能干好的。”李毅中说起砌筑技法时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说,砌筑工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因为这不只是盖高楼,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
万事开头难,他刚刚进入砌筑工这个行业时,看着自己砌的砖因为不合格被推倒那一刻,心里既难过又不服气。因为他知道砌筑的方法关系到施工企业工程质量,所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将砌筑技法钻研透。
后来他拜了一位泥水工师傅,在师傅的指导下,勤学苦练的他慢慢掌握了这门技能的要领。
在工地的不断打磨中,李毅中也逐渐成为一名巧匠能手。
“行,行行出状元嘛!”李毅中说,干这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牢固的地基最重要。
说话间,李毅中手起灰铲落,挥洒自如,凭借多年累积的精准手感,每一块砖能带出同等分量的泥浆,均匀抹平……
万丈高楼,起于垒土。
记者在该片工地上看到多名与李毅中一样的泥水工,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一砖砖地砌筑起会展中心二期施工的新高度,在风吹日晒中修炼匠心。他们砌筑的不仅是城市的未来,更是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钢筋工的手
从地基建好以后,建筑能拔地而起,全靠钢筋工人们搭稳每一根钢筋,拧紧每一个螺丝。
沿着工地的内部道路,记者来到一处钢筋工地的施工现场。看到地上密密麻麻排列的钢筋上面,分散的蹲着几十位身穿反光背心、头戴安全帽、戴着厚厚的手套在作业。
记者看到钢筋工刘全林左手牢牢把住钢筋,再用扎钩将钢筋绑扎扣死。
交谈中,记者得知刘全林一直在大大小小的工地上做钢筋工,负责建筑物主体结构钢筋的下料、绑扎等工作。
“我们现在做的是主体建筑的骨架,只有骨骼硬了,以后修建起来的建筑质量才好。”刘全林说,这份工作考验手指的灵活和腿的耐力,扎钢筋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蹲着,站起来腿都是麻的。
可能不少人听到钢筋工这份职业都觉得是干粗活的,但其实也需要足够的技术和经验支持。在刘全林看来,钢筋工是建筑施工相当重要的一道工序,口径、位置、数量、固定方法都有严格和精确的要求。
“身为建筑工人,虽然劳累些但我很骄傲。”刘全林表示,自己会一直坚持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用双手为家人创造出美好生活,也为这个城市添置属于自己的光彩。
铺钢筋、扎钢筋,保证建筑骨架安全支起,这就是钢筋工们的日常,对他们来说,项目顺利完工时才是他们真正的休息日。
架子工的“舞”
项目工地上的楼越盖越高,架子工也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种。记者抬眼望去,在10米多米的高空上,架子工们身穿工装,头戴安全帽,腰间绑着安全绳,像是一个个敏捷的“蜘蛛侠”,踩走在细细的钢管架子上,正在为承台搭建脚手架。
“架子工是在为其他高楼建设者搭建安全的作业通道和平台。这项高空作业,考验的不只是高超的技术,还有过人的胆量。”杨阳说。
架子工人车涛麻利地从地面爬到钢架上,双手扛起6米长的钢管,使劲往上一送,上面的工友接住后便码放在更高一层的平台上进行架设。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这些钢管搭设成操作平台、安全栏杆、井架等,完工后再拆除。”车涛一边介绍,一边忙着施工,只见他一手拿着电动扳手,一手紧握钢管,熟练而快速地用电动扳手将钢管和夹具搭设成结……
“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精益求精并不容易。”杨阳告诉记者,架子工是工程建设领域的辅助性工种,但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单单脚手架的构造就有六、七种,不同分构架形式还要进行不同受力分析。在高高的钢架上,他们为工友们搭建起生命的防护网。
塔吊司机的眼
在项目工地上,记者见到了项目上截至目前最高的塔吊司机——文斌。在狭窄的塔吊防护圈内,他不到4分钟就能爬到60米的高空中。
据了解,塔吊又名“塔式起重机”,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用来搬运施工用的钢筋、混凝土等施工的原材料。
“我早就已经习惯了,也没什么担心的。因为我们就像搭积木一样,一点一点变高的,所以我一点都不害怕。”文斌说,他做吊车司机也很多年了,每天的工作就是爬上在建建筑的最高处,然后操作吊车精准地将建设材料吊装到指定位置。工作时,他在高空吊车上一呆就是8个小时,而为了节省上下攀爬的时间,他在工作时甚至不敢喝水,以减少自己上洗手间的次数。
文斌说,他非常喜欢现在的工作,因为每天都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高坪。
“这工地上的钢筋和好多建材都是我吊上去的……”文斌自豪地说,他是从底下一点一点地往上做,也是看着它一点一点的高起来的,每向上一米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你看这边的嘉陵江景壮观吧!高度不一样视角就不一样……”顺着文斌的手,记者看到了嘉陵江边一幅壮美的施工画卷。
据悉,南充国际会展中心PPP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45万平方米,总投资18.1亿元,该项目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
整个项目工地走一圈下来,用了近3个小时。采访结束的时候,杨阳对记者说:“当前该项目的主体工程已完成42%,生态防洪堤(鲢鱼滩下段)完成45%;市政道路B、E线完成80%,C、D线正在清表。”
“截止当天,工地上一共使用了.22吨钢筋,我们在施工中从地下室底板-6.05米的位置施工,经过余名建设者近一年的施工,现在地面上的三层建筑已建起来,最高处的高度已达到了22.5米。”杨阳说,当前他们提速加压,实干快干,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冲刺,确保工程按既定目标快速推进。
当前,在高坪的各个项目工地上,正是有这样一群建设者们,他们每天穿梭在钢筋水泥“丛林”,用汗水和高超技艺浇筑起城市高度,那一个个平凡而坚毅的身影,就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砌砖、扎钢筋、搭架子、开塔吊……建筑者们用实干和担当彰显着“工匠精神”,也为高坪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全媒体记者马世杰
- 上一篇文章: 非凡十年红色印迹海派源头诗意江南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