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调查别让科室抢救车成为鸡肋
时间:2017-1-17来源:中毒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医院订阅哦抢救车是临床科室重要的移动抢救平台,是临床护理重点管理的项目,集中高效整合应急抢救时所需的药品及设备,提高了抢救效率。但临床抢救车药品配置仍缺乏统一科学、合理规范的标准,难以适应医学快速发展新形势下药品管理的需要。医院抢救力量薄弱,抢救车承担更大的功能,高质、高效的药品管理才能发挥在抢救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首都医院手术麻醉科李霞、护理部王玉娟等收医院的临床科室抢救车药品情况,并撰写《医院抢救车药品管理调查与分析》一文,发表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最新一期年13期上。研究对象年5-7月,3医院的全部临床科室(儿科除外),共12个科室的抢救车药品管理现状,不记名调查。调查内容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不知晓研究内容的人员通过问卷调查、走访、问讯等多种形式调查以下内容。调查结果(共12辆抢救车)●不同科室抢救车内药品配备9-15种,各种药品配备数量差异较大,如肾上腺素最少5支,最多35支;●药品标识规范有8个;●药品观念陈旧1个;●药品配备不全12个;●抢救车管理流程5年以上未更新的有12个;●全部12个抢救车均没有配备药物除颤首选药胺碘酮。抢救车的药品配备(建议)抢救车内药品可以按照以下4个方面来配置,对于其中需要特殊管理或保存以及需要特殊标识标记的药品均应按实际具体规定管理,但所有的临床医护人员均应熟悉熟知药品的存放位置及紧急时的药品使用流程,包括常规使用方法。急救复苏紧急一线用药目的:恢复自主循环,优化除颤效果。包括: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胺碘酮。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恢复自主心脏跳动的首选药物。所以抢救车内应摆放在第一排首要位置,并有醒目标识,依据临床抢救应常规配备肾上腺素(1mg/支)和(或)血管加压素(20μ/支)10支;胺碘酮(mg/支)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药物性除颤必须用药,根据成人使用的剂量至少应配备5支。血流动力学维持用药目的:维持患者抢救中循环血压、心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乙酰毛花苷、阿托品、麻黄碱、艾司洛尔、尼卡地平、盐酸乌拉地尔、利多卡因、盐酸普罗帕酮、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对于本组药医院及科室的具体情况挑选其中最重要或本单位可以提供的用药为宜,并不像急救复苏用药那样对全部所列药品作出强制要求,可依据临床不同使用习惯配备合适数量,如对于标准成人多巴胺(20mg/支)至少10支以上;去甲肾上腺素(2mg/支)、去氧肾上腺素(10mg/支)、异丙肾上腺素(1mg/支)每一种类有2支即可,而尼卡地平(10mg/支)、艾司洛尔(mg/支)急救抢救车至少配备1支。辅助用药目的:辅助治疗一些原发并发症,维护内环境稳定和重要脏器功能。包括:巴曲酶(1μ/支)、维生素K(10mg/支)、呋塞米(20mg/支)、5%碳酸氢钠、0.9%氯化钠溶液、葡萄糖酸钙(1g/支)、氯化钙(1g/支)等。建议至少配储备2袋5%碳酸氢钠mL用于需要处理的严重的酸中毒,至少配备1袋mL以上的0.9%氯化钠溶液用于推注或按需要调配药物,以免一些小细节上延误抢救时间。其他种类药物可以依据情况酌情配备。特殊用药目的:对临床的一些严重常见的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如过敏性休克、哮喘持续状态、严重低血糖、严重输血反应等有所准备。包括:抗高敏变态反应药,如激素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苯海拉明、氨茶碱(不作为哮喘治疗的一线用药)异丙托溴胺喷雾剂、氯丙嗪、50%葡萄糖等。抢救车内药物的医院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据临床的最新进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更新。应该及时更换淘汰过期、过时的观念及药品,特别是陈旧的早已放弃的新/旧三联、心三联、呼三联等心肺复苏用药观念,此外在门诊及住院病房一般情况下很少用到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尼克刹米、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等则不必要在抢救车中常规配备,节约抢救车内空间。由于临床各科室所处理的患者病情特点不同,因此抢救重点也会存在差异,如脑外科患者降低颅内压药物甘露醇,神经内科癫痫持续状态控制、儿科高热惊厥处理药物等等类似情况配备应该在其所在科室抢救车中有所体现。但各科室基础配备应该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平台,做到统一与个性化共存。有可用的一线药,可备选的二线药。药医院的统一协调下,联合医务处、护理部、药房、临床科室主管领导结合当地的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参考药品生产包装规格和数量进行定期详细研讨论证后实施。建立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抢救车药品配置及管理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更多详细内容,白癜风好治疗吗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更正规
- 上一篇文章: 新门诊综合楼投入使用后就诊流程
- 下一篇文章: 儿科常见疾病感冒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