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详解
摘要
八项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详解
1耳针法(耳穴埋豆)1.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3.护理及注意事项(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2艾条灸法1.目标(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2.禁忌证(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3.护理及注意事项(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3拔火罐法1.目标(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2.禁忌证(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3.护理及注意事项(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6)如永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4穴位按摩法1.目标(1)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2)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2.禁忌证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3.护理及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5刮痧法1.目标(1)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2)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禁忌证体形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
3.护理及注意事项(1)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3)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6湿敷法1.目标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2.禁忌证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3.护理及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7涂药法1.目标患处涂药后可达到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痒镇痛等治疗效果。
2.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
3.护理及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2)涂药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3)混悬液先摇匀后再涂药。(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擦抹,使之渗入肌肤。(5)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婴幼儿忌用。(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8熏洗法1.目标(1)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2)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3)促进肛肠疾患的伤口愈合。(4)治疗妇女会阴部瘙痒等症状。
2.禁忌证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
3.护理及注意事项(1)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2)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防烫伤。(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5)所有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医院新引进进口眼科大型组合仪器,三氧治疗仪、螺旋CT、CR/DR成像仪、四维彩超、胃镜、贝朗透析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眼科专家常年坐诊并开展白内障等各类眼科手术,并引进国内先进的三氧治疗技术!欢迎各位患者来院咨询诊治!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听声辨病你要听懂宝宝的7种咳嗽声
- 下一篇文章: 提灯守护生命,擦亮心灵视窗这里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