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会儿科急诊专家林刚曦为儿童家庭急救支
伴随着孩子的到来,除了为人父为人母的喜悦,还有烦恼:小孩发烧怎么办?小孩烧伤烫伤甚至呕吐抽搐又该怎么办…面对种种的突发状况,家长们常常束手无策。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儿科急诊专家就儿童常见的突发状况,如何第一时间采取简单的急救以及如何防止这些意外发生进行一一解读。
林刚曦,医学硕士,加拿大儿科协会急诊分会会员,福建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美国《PubliclibraryofscienceONE》杂志审稿专家、《中国生殖健康》杂志审稿专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编辑。-年参加中国加拿大儿科急救合作培养项目,发表过包括SCI论文在内的多篇专业学术论文。精通各种小儿急救操作技术,率先在大陆采用儿童急诊抢救条对危重患儿进行抢救,擅长小儿急诊、重症、胃肠道疾病以及血液病。
林刚曦表示,儿童常见的突发状况主要有跌落、急性中毒、烧伤、烫伤、感冒等。其中多是由于家长不小心、麻痹大意引起的,并非不可预防、无法控制的。只要家长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护,是可以避免的。
人物名片
林刚曦
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率先在大陆采用儿童急诊抢救条对危重患儿进行抢救
烧伤烫伤要立即冲水降温
俗语说:“初生牛犊不畏虎”。儿童往往好奇心特别强,什么都想试试,什么都想尝尝。孩子看见大人吃药,他也想去尝尝,尤其一些糖衣的药片,吃到嘴里是甜的,吃了一片又一片,结果引起中毒。有些成年人的常用药,如降压药、降糖药,一片足以让死婴幼儿致死。所以药柜需要上儿童打不开的,成人易开的锁。
林刚曦强调,如果儿童误食了不该吃的东西时,家长千万不要自行给小孩洗胃,医院找医生处理。“以前就曾有个家长在家中给小孩催吐,导致小孩呛死。”
林刚曦提醒,由于学龄前儿童好奇心比较强,作为家长,平时不仅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还要把容易吞食的异物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当孩子把一些小物品塞进嘴里的时候,要及时制止;孩子吃东西时,不要让他们随便跑动、哭闹、嬉笑;给幼小的孩子吃坚果、果冻及喝珍珠奶茶等都存在不安全因素。一旦发现异物进入喉咙和气管后,千万不要用手去掏,医院救治,以免发生意外。
如果出现喉咙卡有异物,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先用手压孩子的胃,将实物使劲望上挤。如果是小婴儿的话,要把其整个人倒过来,拍他的背部,然后再反过来按压他的胸部,最危急时,没了心跳的话,就要按压心前区,做徒手心肺复苏。
据调查显示,大陆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意外伤害成为1~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其中,44.5%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触电、火灾、高空坠落发生在家里的比例最大。
烫伤烧伤,不管任何情况,哪里烫到、哪里烧到,便要将所在部位的衣物解开,并第一时间放到水龙头下冲水。林刚曦告诉《台海》杂志记者,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整个烫伤、烧伤部位的温度降下来。局部组织吸收了一部分的热量,如果不将其热量散发,整个热量会继续对更深的组织继续损伤。在很多人习惯中,发生烧伤烫伤都有涂牙膏的习惯,这是错误的,一旦牙膏覆盖住了表层,热量便没法传导。
发烧烧得越高穿得越少
眼下正是隆冬时节,气温、气压、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昼夜温差悬殊,再加之儿童体质较弱,一旦不能适应这种剧烈变化的环境,就容易伤风感冒、发烧。
孩子一感冒,许多家长马上给孩子喂感冒药、咳嗽药。林刚曦提醒,其实这些药的帮助不大,药物副作用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尤其要注意,不能同时用含有同一种成分的药,如抗感冒药里有泰诺,退热药里也有泰诺,重复用药容易因过量导致中毒。其中3岁以下,如果没有咨询过医生不要给孩子用(OTC)药物,自己治疗。
作为家长,正确的做法是要孩子尽可能多睡眠、多喝水,医院就诊。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玩耍,不得已去了,要尽快洗手消毒、清洗衣物。
“孩子老是感冒发烧,是不是体质太差了?”不少家长很担忧。对此,林刚曦指出,小孩子从不感冒未必是好事,经常小感冒,反而能让免疫力得到提升,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据他介绍,一般情况下,6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容易得病,通常每年8-10次的感冒是正常现象,但每次持续的时间都不应太长,主要症状如发热、食欲下降、倦怠、睡眠差、爱哭闹等,3-5天就会结束。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小感冒通常没有咳嗽或仅有轻微咳嗽,如果咳嗽明显,而且感冒症状经常都比较重,甚至发生肺炎,就要考虑是否有免疫力较差的问题。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发生感冒的次数会减少。
如果儿童出现发烧,作为家长的第一件事便是解开孩子的衣服暴露,烧得越高穿得越少,如此才能够充分降温。以往很多父母为了怕其着凉而捂被子,但其实这越捂越严重。他表示,小孩子发热不能包得太多,而要及时解开衣服散热,不然会导致体温继续升高,出现高热惊厥,甚至脱水休克。
用林刚曦的话来说,在人体发热时,如果再穿衣服,是违背恒温动物的生理需求的。热量的散发遵循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传导、对流、辐射。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发热了,要脱衣服。不要认为脱衣就着凉感冒,他已经感冒了,就要让他觉得舒服,病才会好得快,否则很容易导致抽搐。另外,不是不能穿衣服,而是要等体温下降了再穿衣服。总之,保持身体温度平衡就对了。
此外林刚曦还特别提醒,也不需要用冰袋敷,让孩子自然通风就可以了。他坦言,如果过度使用冰袋降温,一旦刺激太强也会引发抽筋。值得一提的是,发烧的孩子还得注意补充水分。大于38.5度可以考虑使用泰诺林或美林。
腹泻更要注意补充营养水分
要是遇到发烧引起的抽搐,又该怎么应对呢?林刚曦说,如果小婴儿,出现抽搐后会慢慢停止的,这时候只要先让其先平躺,然后侧卧,将头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可是如果超过五分钟还不缓解,医院。
除了抽搐,眼下也是小儿腹泻频发的时候。众所周知,腹泻病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在小儿也是很常见的。林刚曦说,对吃奶的宝宝而言,腹泻时小肠绒毛上的乳糖酶会减少,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加重腹胀腹泻。如果是母乳喂养,宝宝腹泻时不必停母乳;如果是奶粉喂养,最好换成无乳糖的配方奶粉。
很多时候,小儿出现腹泻后,往往伴随着呕吐。遇到这种情况,则要停止所有配方奶和固体食物,并给予清液体。一般情况下,年龄小于2岁的小孩要喝口服补液盐。而稍微年长的可以用同样的口服补液盐,或稀释的苹果汁(一份苹果汁加3份水),或ml米汤加入半个啤酒瓶盖子的食用盐。
林刚曦说,腹泻病一旦发生,即使经正确的治疗,腹泻仍可能持续10天之久。而发生呕吐反复发作,间断呕吐超过12小时,或者持续反复发作的呕吐超过1小时,往往比腹泻更需要立即处理。
减少伤害,预防是关键。林刚曦坦言,像过敏性哮喘、坠伤、摔伤等很多一旦发生后造成极大创伤很难治愈。家长应有意识地规避一些风险,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活动环境。
在家中发生伤害按照发生概率从高到低可以分为跌倒或坠落,烧烫伤及触电,割伤、夹伤或动物咬伤,中毒,窒息五种形式。相应地,家长可寻找环境危险因素,比如阳台无护栏、窗户无锁、桌椅放置在阳台或窗旁、飘窗位置低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孩子坠落,一个尖锐的桌脚或家具棱角、一个没有盖板的插座、一把儿童可触及的刮眉刀和打火机也都可能让孩子受伤。
(文/《台海》杂志记者卢燕)
订阅渠道
刊号:CN_35(Q)第号
全国各地邮局订阅:代号34-50
厦门报业发行有限公司订阅专线:
《台海》杂志社发行专线:
-89
广告渠道
《台海》杂志社广告专线:
-
本文选自《台海》杂志期,如果您也觉得不错,还可以尝试以下操作: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上一篇文章: 急救儿科岗位考生医考加试政策浅析
- 下一篇文章: 天使计划内蒙古两类贫困患儿家庭可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