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跟时间赛跑的天使

时间:2021-3-13来源:日常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本期人物

做儿科的人都看不出年龄这个惯例,在杨健茵这里再一次得到证实。

面前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大姐姐,说话伶俐,动静多多,亲切可爱。说起平日哄小患者打针,她的声音又甜又温柔:「就一下,像蚊子咬一样,一点也不疼,如果疼,你就批评我。相信姐姐好不好?」她说跟小孩子交谈,一定要弯腰,或者蹲下来,放平姿态,让小小人儿感受到大家是平等的。这是在儿科修炼多年学来的技巧,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情感守护。

看不出年龄的杨健茵已经做了20年护理工作。毕业后首先去的是产科,做助产士,每天迎接新生命的降临。她在这里养成了「冲」的习惯,「也是年轻,快言快语,快手快脚,凡事都往前冲」。然后是新生儿科、妇科、急诊科、儿内科、PICU的轮转。年,杨健茵被选送到医院进修儿童危重症护理,回院后一直在临床从事儿童急危重症救治护理工作。路选定了,她也愈发沉淀下来,「做儿科不能冲,不能急,要沟通,引导,建立情感」。

她说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不容易,大量心血的投入,24小时不眠不休的陪护,精确到微克的严苛用药,难,且累。但她对这里的感情很深,「每一个BB护理下来都像是自己亲生的」。送进来的孩子大多已经昏迷,她总会拉着他们的手,轻轻地摇啊摇,小声说话。这种情感的支持润物细无声,让孩子们的生命体征稳定下来,治疗得以继续,能早一点醒过来。她希望布满仪器的PICU不是冷冰冰的地方,用心关爱渗透出的温度使这个长期充斥着分秒必争紧张气氛的科室也春暖花开起来。

除了护理专业,杨健茵还有个从前连自己也不知道的本领,既能「哪里需要去哪里」,还能「去哪里都可以完成任务」。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儿科护理工作量下降,3月,杨健茵调整至护理部,负责门诊智能采血中心、超声预约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9月,调整到三甲创建办,医院三甲创建工作;10月,随着儿科工作量上升,回到临床继续护理管理;12月,三甲评审在即,她又紧急调整到急诊协助迎检,主要负责特殊病种院前急救服务流程。

这是一种能力的肯定,也是一种信任,于冥冥之中形成了一股力量,在背后推着她走,带着她前进,因此她「不敢说一定做成,但一定尽心尽力去做」。她对自己有很精准的评价:「呆脑袋,犟脾气」,就跟做管理的时候一样,杨健茵「很严苛,她们都说我是强迫症晚期,但我不是只对别人这样,我对自己更严格,是个完美主义者」。她教团队里的小姑娘,护理人要永远保持评判思维,特别在PICU,要做半个医生,快速思考,准确用药,及时救治。

她最在意小小患者们的笑脸,「总能给我一种很强烈的震撼和感动。」

她爱学习,很喜欢看书,有同事要找专科的书籍,在她的书架上翻,准能有收获。读初中的女儿从小受她影响,80多页的书能一个晚餐时间看完,雅号「书呆子」。杨健茵工作忙,急诊抢救患者,一个电话打来就要走;看到重症的孩子不放心,她又陪着过夜,幸好女儿独立聪慧,从不需要操心。有时半夜回到家,女儿早已熟睡,需要签名的作业本整整齐齐摊在书桌上,字迹工整漂亮。从心底里升腾起的自豪感夹杂着母亲的柔软,在夜幕里使她心安。

于是她又开始计划,明天要学一个新技术,带教一个重点内容,还得再买一本相关专业的书。她要再努力一些,让更多的父母心安。

撰稿:党委办公室佩佩

视频:健康教育科何韫聪

编辑:健康教育科

责审:党委办公室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rcjj/1101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