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抢救二胎妈妈,温州医生收到ldqu

时间:2021-10-15来源:日常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宽1米,长1.5米,拿起来差点遮住护士的脸!4月6日,医院收到了一封“特大”的感谢信,欣喜之余不少医生都表示惊讶。原来,送信来的是二胎妈妈陈女士,她产检时发现“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就在前几天,突发大出血差点没了生命。在医院10多位医生的连夜抢救下,最终母女平安。

随后,陈女士顺利出院,并且打了一封医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无私奉献和帮助。”陈女士的感谢信里真挚写到。

产妇陈女士送上的巨型感谢信

34岁二胎妈妈突发大出血

10多位医护人员连夜抢救

用陈女士的话来说,她和女儿是在医生的帮助下逃过了“鬼门关”。

陈女士今年34岁,已经有个女儿,一直想要生个二胎。其间,她经历了三次流产。去年,她再次成功怀孕,胎儿发育良好,预产期是今年5月份。当全家都怀着喜悦的心情准备迎接这个宝宝时,意外却来了。在陈女士怀孕22周产检时,被诊断为“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胎盘植入就是胎盘的绒毛长进子宫肌层,胎盘就像大树长了根一样,深深地扎根于子宫壁内,极易穿透子宫壁,甚至植入膀胱。”医院产科主任张红萍介绍,这对孕妇而言就像是个定时炸弹,非常危险,可导致孕妇大出血,增加早产、胎儿缺氧,甚至胎儿会直接在子宫内死亡。

为了防止危险发生,今年3月,怀孕33周的陈女士提前住进了产科病区。医院产科团队对此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计划在3月30日,进行剖宫产手术。

但没想到,就在预计手术前一天,3月29日凌晨1点15分,陈女士睡梦中突发大出血,几分钟内出血量就达毫升。只见陈女士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情况非常危急。值班人员立即启动抢救模式,快速为孕妇进行胎心监护、心电监护、吸氧等措施,同时准备进行紧急剖宫产。

凌晨1点50分,手术室里挤满了10多位医护人员,医院医务科科长张雪良和产科主任张红萍都到场协调及协助抢救,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新生儿科医师、手术室护士等做好术前准备。在全身麻醉的同时,产科主任医师王佐迅速打开陈女士的腹腔,按照事先定位好的手术位置,两分钟就将一女婴顺利娩出。手术中陈女士的出血量控制在毫升以内,远远少于预期。因为女婴是早产儿,并立即交给新生儿科医生护理。

4月4日,陈女士顺利出院。

特大感谢信表真情

“也许患者的平安是对她们最大的感谢”

“幸好有她们,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自己还有命在这里写感谢信,我没什么能回报她们的,我想也许我们患者的平安,就是对她们最大的感谢吧!”陈女士一直记得医院医护人员的这份恩情,觉得一封小小的感谢信已经表达不了她感恩的心,特意找了五六家店才制作了这样一张“巨型”的感谢信。

信中,陈女士详细的讲述了自己的获救经过,与获救的心情。在前期诊断出“胎盘植入”后,接诊的产科主任医师王佐耐心跟陈女士说明病情,交代注意事项,安排各种检查。住院后,王医生每天来查看病情,研究手术方案,找陈女士家人谈话。陈女士表示,她很佩服医生的高超医术,并且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也表示认可,感觉和他们“亲切得像家人一样”。

收到这封特大感谢信,医护人员们也很受感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纷纷表示。

其实,像陈女士这样的夜间无痛性大出血,若疏忽很容易导致流血不止危及生命。因此,医院针对高龄孕妇需及时发现病情并进行追踪监控。王佐医生介绍,胎盘植入与许多高危因素有关,比如多次人流史、宫腔损伤、剖宫产史等。为此,她建议,在早孕期,孕妇医院明确胎儿和胎盘的位置,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及早判断,做好孕期的监测和应对,也要医院进行分娩。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王艳琼

喜欢请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rcjj/1302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