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研制儿童药应设立儿科优先
央广网3月4日消息(记者马婧婧)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为12.9%,为成人的2倍,新生儿高达24.4%,为成人的4倍。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聋哑儿童总数的30%~40%,而发达国家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比例不到1%。
面对如此窘境,破解我国两亿多儿童用药难、规范儿童用药已经迫在眉睫。针对儿童安全用药,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施耀忠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1建立和完善儿童用药法律法规加快推动我国儿童用药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在现有的监管体系中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加强对儿童药品研发生产的监管。参照欧美的做法,授权食药监部门要求已批准和未批准的成人药品进行儿童适应症的评估,以证明该药品在各个年龄段儿童群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食药监部门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儿童药品的伦理和上市后的安全性问题。
2建立支持儿童用药研发生产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中对制药企业研发生产儿童药品的激励政策。借鉴美国的做法,给予新研发的儿童药品相应期限的“市场独占权”,让其利益获得最大化的保障。健全完善儿童用药研究特别是儿童用药临床研究方面的指导原则和指南,明确儿童用药研究技术要求和标准,促进临床、研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的结合。在儿童用药研究中,审评部门应设立鼓励研发的儿童药品的“儿科优先目录”,对儿童用药的临床试验和上市前审评进行单独管理,建立儿童用药快速审批程序。对专门致力于儿童用药研发生产的制药企业,鼓励对多个儿童专用品种捆绑式申报,进行优先集中审批。在儿童用药方面,加强儿童药品疗效的观察、安全性检测、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健康风险评估,建立信息的发布机制、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建立短缺药品监测机制,完善儿童药品储备制度。
3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儿童用药研发生产的力度设立儿童用药专项研发基金,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成立专门的儿童用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优先将儿童专用药品研发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加大儿童用药研究经费的投入,破解我国儿童药品研发生产的瓶颈。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儿童药品临床试验基地、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儿童用药评估系统建设的力度,支持现有的儿童药品制药企业开展产品升级,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的儿童药品研发成果尽快转化,推动研发生产的儿童药品尽早投入市场。
4第四,加快推进儿童药品的临床应用建立全国儿童药品临床试验协作网络,医院医院儿科参与的临床试验,为儿科新药参数补充更多的循证医学数据。建立全国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分析研究儿童尤其是新生儿药品的不良反应数据,实现数据的全国共享。建立儿童药品的评估系统,鼓励企业通过改进利用现有药品资源,使之成为对儿童具有疗效和安全性的儿童用药。建立儿童药品注册、审评、审批绿色通道,为药品企业的儿童药品研发生产提供政策指导,加快推进儿童药品的临床应用。
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上一篇文章: 新乡市儿科疾病防治暨母婴阻断技术培训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