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挖走儿科医生成功
“金眼科、银外科,千万不做小儿科”,这是医学圈广为流传的“科室收入定律”。广州市黄医院近日发出告示,10月13日起,将暂停23:00以后的下半夜急诊儿科,仅收治危重症患儿。
该院停止夜班儿科急诊的原因是医生排班排不过来,由于儿科待遇低,近两年一直没有招到一个人,而不少民营医疗机构的儿科却频繁挖角成功。
随着越来越多儿科诊医院,很多优秀儿科医生出走的最关键原因是为了有尊严地行医,儿科高强度工作负荷与不对等的收入是另一主要因素。
医院称因儿科医生缺乏
该医院发布“调整急诊儿科开诊时间告示”,医院儿科医生缺乏,儿科开诊时间调整为7:50-23:00。医院有近20个儿科医生,全天大概个病人是可以满足排班的。但去年走了4个,还有2个在休产假,现在加上退休教授,也只有14个儿科医生。医院招人要求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但因为待遇原因,没有人会愿意来,近两年来一直没有招到一个人。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目前我国的儿科医师不到10万人,相对于0至14岁儿童的2.6亿人口,平均每两千名儿童只有一位儿科医生,缺口至少超20万。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儿科医生“三高两低”
医院暂停儿科急诊,是儿科医师人才培养机制缺失、儿科医生生存压力大等恶性循环的结果。医院院长曾评价,儿科医生“三高两低”(高风险、高难度、高投入、低满意度、低产出),医生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与回报严重不对等。
这是一个老话题,儿科医生活最多,又不赚钱,再加上医患关系尖锐,很多有经验的优秀医生为了能得到一份受尊重的工作,选择出走。在目前医院“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奖金与收支结余挂钩,儿科检测费用微不足道,药品收入也不高,很难带来经济效益。
这些负面因素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少优秀医生选择辞职,要么改行,要么投奔民营医疗机构。公开资料显示,年~年,医院共有36名医师及名护士辞职。医院医生李静就是“逃离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此前她曾在一家三线城市医院儿科工作三年。李静说,她离开医院的原因就是待遇太低,原来一个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元,医院开出的万元月薪很有吸引力。
不过,遍布全国的儿科告急局面有望得到解决。一个乐观的趋势是,随着业内呼声不断,医院开始重视儿科人才培养和儿科医生待遇提高等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查看近期热文,给你不一样的惊喜哦
1、医院绩效的五个趣段子,就是那么牛2、两个故事告诉你,医院管理3、医院两大错误,院长们不能在犯了4、医院绩效管理的最高境界5、医院品牌4个基本套路,看懂少走10年弯路6、卫计委:县级医院逐步取消行政资格7、医院经营的参考数据8、医院管理工作中,请远离这3只猫9、医院绩效管理思考10、深圳医生踏上了培训路,年收入最高14万网友评论:歉然:毕业一年,当了一年儿科医生,甚至养不活自己,辞职了。落,寞:我就是个苦逼的儿科医生,今天上午刚看完60个病人,全程没有上过厕所,没有喝水。但是,好多家属都说,医生你好辛苦呀,今天就你一人;谢谢医生给我加号~哎~说出来都没人相信,我看一个病人跟看个病人,没有半毛钱的收入差~谢毛毛:穷人嫖不起一次千元以上的,甚至的都费劲。没有人觉得是特么性从业者的问题,换到医生这就他么不行了。白鱼:作为医疗行业从业者,我只能说,一线医生大多数都是靠情怀活的,他们中还有一些是怀着以后会好一些的希望。如果从业环境再差一些,情怀没有办法保命和养活家人了,那也只能放弃情怀谋生存了。谋生存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吧,不能因为我读了医科就被剥夺。喜小鱼鱼:有一次早上带儿子去看病,急诊儿科医生刚上完一个夜班,自己也发烧快要晕倒了,都是护士扶着。一个家长还抓着人家骂,不准人家走,必须给他孩子看病(孩子也是发烧)。我当时都觉得当个医生好可怜。天爱:今天看了26个孩子,现在躺在值班室的床上休息下,晚饭还没吃也不想吃了,等下起来去病房安排住院的几个孩子。这个月工资调整,扣完五险一金后工资变成负数了,可笑。每次看到连叔写类似话题的文章,总是很感动。非医务工作者对我们这一行正确的观念是让我很感激的。白白姐:非常期盼自由行医那一天的到来。在轮转的时候,我医院党委书记说自由行医距离现在不到10年,让我们年轻人充实自己,绝不要以为医院大锅饭会吃到永远。现在在医院学知识长见识,以后身价渐长,待价而医院去,这是我们年轻一代医生的唯一出路。若是不抓紧现在的时间,成天怨天尤人愤愤不平,却在专业上无任何长进的话,未来的日子可以参考国有企业大规模的裁员工人。连叔你说的极对,优秀的脑子正常的人也是利己的,越利己越优秀。文章均来自网络新闻以及各位网友的奇思妙想,版权当属原作者,若有侵犯,请及时联系我们;若未标明来源,敬请谅解!
- 上一篇文章: 儿童急救手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