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及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时间:2020-9-22来源:中毒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篇一:新生儿病室配奶制度

 NICU/新生儿病室配奶室制度

  1.配奶室应设有独立区域,污染区及清洁区区域分明,有标志,物品按区域分类进行摆放。   2.配奶间保持室内温度为24-26度,湿度40%-50%,有监测。   3.配奶间有专人进行管理,非本病房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配奶室。   4.配奶间应设立洗手装置,进入配奶室需洗手、带帽子及戴口罩。   5.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浓度mg/l)浸泡过的拖布擦拭地面、物体表面及配奶操作台及操作车两次。如有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每次配奶后应清洁操作台面。   6.每日开窗通风2次,并进行紫外线(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房间2次,每次1小时,有专人负责并做记录。空气净化病房除外。   7.配奶间内物品应放置有序,消毒后的奶瓶及奶嘴应放置在清洁干燥区保管,一旦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   8.如开展母乳喂养,配奶间应设立独立的母乳存放的冰箱,每日进行清洁,定期进行除霜,并进行温度监测,有记录。   9.每季度对配奶间进行空气监测、消毒后奶瓶、奶嘴灭菌效果监测并有记录。一旦病房出现怀疑食源性院内感染病历时,应及时上报院感科,并积极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上述项目的复查。以查找感染源。

  篇二: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室管理制度

 一、nicu或新生儿病区配奶室管理制度

  1.配奶室应设有独立区域,污染区及清洁区区域分明,有标志,物品按区域分类进行摆放。   2.配奶室有专人进行管理,非本病房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配奶室。   3.配奶室应设立洗手装置,进入配奶室需洗手、戴帽子及戴口罩。   4.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浓度mg/l)浸泡过的拖布擦拭地面,物体表面及配奶操作台两次。如有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每次配奶后应清洁操作台面。   5.每日开窗通风2次,并进行空气消毒2次/日,每次1小时。有专人负责并做记录。   6.配奶室内物品应放置有序,消毒后的奶瓶及奶嘴应放置在清洁干燥区保管,一旦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   7.如开展母乳喂养,配奶室应设立独立的母乳存放的冰箱,每日进行清洁,定期进行除霜,并进行温度监测,有记录。   8.每季度对配奶室进行空气监测,消毒后奶瓶、奶嘴灭菌效果监测并有记录。一旦病房出现怀疑食源性院内感染病例时,应及时上报院感科,并积极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上述项目的复查。以查找感染源。

  二、母婴同室配奶区管理制度

  (一)环境及工作人员要求   1.配奶区为清洁区,工作人员配奶前应洗手、戴口罩。   2.配奶应在单独的清洁区内的配奶台上完成。   3.配奶区内每日紫外线照射并登记,配奶区物表每日用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并保证清洁。   4.配奶区内温度在22~24摄氏度,,湿度50%~60%。

  (二)奶具管理   1.奶瓶、奶嘴、喂奶杯、搅拌勺均须做到一婴一瓶一杯一勺,一用清洗一消毒,不得混用。   2.配方奶应现配现喂,剩余奶及时弃掉。   3.配方奶粉外包装应遮厂家标志,开启后证明开瓶时间及过期时间,干燥、阴凉处保存有效期为一月。配奶用的量勺不得存放在奶粉罐内,应单独放置于无菌罐内。无菌罐24小时更换。如奶粉分装到无菌罐中,无菌罐也应24小时更换一次。   4.每季度做一次物体表面(消毒后的喂奶杯,搅拌勺或奶瓶,奶嘴等)消毒效果监测并做记录。   5.严格执行物品消毒规定,奶瓶刷应每日用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应用清水冲洗,后悬挂晾干。   6.工作人员应掌握并严格执行消毒规范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消毒效果并做记录。   7.奶具由消毒供应中心单独包装,高压灭菌。 

 三、母婴同室配奶流程

  (一)环境要求   配奶应在配奶专区内完成,房间要求清洁、干燥,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物表每日用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二)用物准备   1.配方奶粉1罐(袋)、量勺1个。   2.消毒量杯1个、消毒搅拌勺1个。   3.暖瓶1个、凉开水壶1个。   4.消毒喂哺工具:喂杯、小勺:无菌一次性喂奶管(根据婴儿情况选择合适喂哺用具):如母婴同室中的新生儿需人工喂养,应准备无菌奶瓶、奶嘴。

  (三)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查看奶粉罐(袋)中的奶粉是否在有效期及配奶说明,明确冲调奶粉量、水量及水温的指示比例。   3.取出消毒量杯及消毒搅拌勺。   4.将冷热水在量杯中混匀将水滴至手腕内侧测试,温热即可。   5.根据奶粉罐(袋)上配奶说明,留取温开水至所需量。   6.根据奶粉罐(袋)上配奶说明,用奶粉罐(袋)内的专用量勺取适量粉加入量杯温开水中,用搅拌勺搅匀,使其完全溶解。   7.如应用奶瓶,步骤同上。   8.如使用袋装奶粉,取出奶粉后及时用夹子封闭奶粉袋开口。   9.喂奶后整理用物,严格执行物品消毒制度(量杯、搅拌勺)。   10.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1.配方奶粉应注明开盖时间,密闭,阴凉处保存有效期为一个月。   2.配奶的量勺用后不得放回奶粉罐内,应放置于单独无菌罐内,无菌罐24小时更换。   3.热水应24小时更换。   4.凉白开水应(每班)8小时更换。

  四、配奶管理制度

  1.保持配奶间及配奶操作台清洁干燥,配方奶品牌需进行遮挡,使用时应注明开启时间和过期日期,开启后有效期为一个月,并保存在清洁干燥处。   2.配奶工作应由护士完成,应严格执行医嘱,严格无菌操作,配奶前及配奶后应用(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流动水洗手,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重新洗手。   3.奶瓶、奶嘴应做到一婴一用,用后应进行清洁与消毒,不得混用。   4.使用后的奶瓶及奶嘴应做初步清洁后送至供应室进行高压灭菌。从无菌包装中取出的奶瓶及奶嘴超过24小时,即使没有使用也应重新灭菌。   5.配方奶用暖水瓶表面每日应由保洁人员清洁擦拭1次,应定期去除水垢,应有密闭瓶塞和暖水瓶盖。   6.应保证暖水瓶内水温,暖水瓶内的开水每8小时更换1次。   8.按比例冲调奶粉,不可过稀或过浓,用量杯正确的量取水量,小于10ml的奶量需用注射器量取。(先放水再按配比放入等量奶粉)。   9.所有奶粉应现用现配,剩余奶应及时弃掉。10.母乳喂养患儿所食用的母乳需提前水浴或用温奶器进行复温至39~41℃,不得用微波炉进行加热。   11.病房内奶粉应有专人进行管理,遵医嘱定期领取,有出入库记录。

  篇三: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1、新生儿室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温度、湿度,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紫外线空气清毒,并每天一次。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毒,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工作人员进婴儿室前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隔离衣,更换专用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步法)戴好口罩,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2小时一次),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房间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   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   8、新生儿房间内的物品、器具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物品,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感染管理制度

一、目的

  1、新生儿室感染管理是月子中心重点,也是新生儿室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发源地。新生儿感染多数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产妇、医护人员、陪人、探视者常可成为带菌者,新生儿室建筑卫生学设施不符要求,灭菌、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在暴发流行中均起到负面影响,现针对新生儿室预防月子中心感染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二、新生儿房、母婴同室的合理布局

  1、严格区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   (1)非限制区设于新生儿房最外侧(包括换鞋及推车、更换室区、更衣室、洗涤间、厕所)。   (2)半限制区包括办公室、沐浴室、安装间;   (3)限制区新生儿室、灭菌物品、婴儿房。

  感染自查监测制度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结合月子中心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制度   1、院内感染专职人员负责感染自责监管工作。   2、经发现感染病例时应及时间感染监督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单上级领导。   3、在监督人员指导下及时组织人员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感染专职人员定期检查消毒感染制度、废物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并指导改进。   5、对自查、监督情况及时反馈相关部门,每月对自查监督资料汇总统计、分析。   6、发现院内感染暴发,流行超势时,立即报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等。

  房间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工作人员接触产妇、婴儿前后洗手。   2、房间床位要湿式清扫,并实施扫沐一人一巾,用后消毒。   3、房间地面应湿式清扫,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   4、茶怀餐具必须清毒再用,便器使用后定期消毒处理。   5、产妇出院后,房间单头必须进行终未消毒处理,沐垫忱蕊、棉絮影响或紫外线消毒,床单头用消毒液接洗。   6、产妇衣服、床单、被套、忱套每周至少换一次遇特殊情况及时更换。   7、发现感染产妇,按相应的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8、房间没有专用拖把和治疗室拖把要严格分开放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并定期消毒。   9、房间应定时通风换气,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   10、对产妇要进行经常性的防病卫生宣传。   

来源:百度文库

投稿请发邮箱

qq.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zdjj/1014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