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儿科医生的故事离职的时候往事历历在目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71.html
(一)落地的凤凰不如鸡
我所认识的小滋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医生,一路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就做到副高了。去年生了二胎,家庭事业双丰收。医院里面来说,能做到这样是很了不起的。
昨天小滋告诉我,他准备离职了,医院。薪金没有预期的高,但也不比现在的收入低。
我很惊讶,既然收入也不会更高,那为什么要去呢?就像现在一样的上班过日子不就好了?
小滋说,虽然收入差不多,但过去以后可以有自己的医疗组。如果不离开,估计这辈子都没机会有自己独立的医疗组。
我说,那你做好准备了吗?新的团队可以达到你的要求吗?自己有信心带好吗?
小滋说,就是心里没底啊,所以才想问问该怎么组建团队。
我说,我也没有独立带过医疗组,所以哪有什么组建团队的经验。不过我总是觉得团队的形成固然与组头的能力有关,但也是须要抓住机遇和互相长期磨合后才可能步入正轨的吧。
小滋说,这样啊?那就走一步算一步,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吧。
我说,别介,落地的凤凰还不如鸡呢,你觉着自己是凤凰还是鸡?如果没有做好鸡头的能力,那还不如好好享受当凤尾的幸福。
我想,也或许是我没有什么魄力吧,有口饭吃就没了闯劲。小滋还年轻,出去闯闯没准是件好事,毕竟资历和能力都摆在那呢对吧?
(二)离职
小滋最终还是离职了,据说明晚上最后一次夜班。
没必要吧?我说,十来年了多少有些假来不及休的吧?上最后一次班难道不尴尬?
小滋苦笑一声,当然有啊,少说有几十天的积休吧。只是工作了十几年的地方还是有些感情的,最后上次夜班当作告别吧。
小滋说,他当初报考医学院真的就是因为热爱医这行。后来读研读博都选了儿科,是因为从小常生病,所以对儿科医生特别有感情。
因为要做儿科,小滋付出的代价很大。谈了三年的女友在他研一那年就分手了,理由很简单,不想跟着一个儿科医生穷一辈子。
许多年以后,小滋告诉我,那时的他万念俱灰,险些动摇了读儿科的决心。前女友的想法是让他去读骨科的研究生。
那时我是已认识小滋的,安慰他说没事,儿科医生的收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低,医院里的其它科室低而已。
读研的小滋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下临床的过程也很顺利,上手得很快。他的导师我是认识的,所以常常可以听到他的一些消息。
研三那年估计是小滋这辈子至今最幸福的一年吧,因为每每谈及都会让小滋情不自禁地感叹人生的奇妙。
有个肺炎心衰的小孩住在小滋的床位上,先是病危,抢救了几天后慢慢开始好转。小孩的母亲陪床一周以后终于撑不住了要回家休息,医院帮忙。
小轩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做完姐姐交代的那些事,又来找管床医生了解病情。小滋很详细地把病情又介绍了一遍,没有一丝的不耐烦。
或许是小滋帅气的外表,又或是小滋专业的态度打动了小轩,那以后他们就互相交换了电话号码。后来就开始约会了。
我见到真人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小轩是小学老师,很耐看的一个人,白白净净的,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说话甜甜糯糯的。看着他们的粘呼劲儿,我知道小滋真的找对人了。
婚后的日子波澜不惊,小轩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小滋一心读博。博士毕业的那年小孩出生了,小滋也顺利地进入一家医院工作,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小滋说,那时的他险些以为这辈子就可以这么平平稳稳地度过了,一眼就能望到头。
(三)离职前的预兆
小滋的离职是有预兆的,至少十年前我就有听他谈起过。
儿科医生虽然收入低,但工作的强度却并不低。三餐都不规律,值班的时候还得吃得特别快,长此以往胃难免要出问题。
十年前的一天上午,查房的时候小滋感到一阵腹痛难忍,迅速跑卫生间去,结果呕出上千毫升的鲜血,消化道大出血了。一阵阵眩晕,险些栽倒在地。
稍缓过神来,小滋去跟科主任请假,满以为会听到几声安慰。没想到科主任只是要他带去卫生间看看。小滋说,呕出的血都被水冲走了。那一刻,小滋感受到的不信任让他万念俱灰,事后小滋是这么跟我说的。
最终还是没法请假,科主任的理由是人手紧张,不方便调班,让小滋值完当天的班等第二天再去休息。
后来我说,你当时就应该扭头住院去啊,谁敢因此处理你?小滋说,刚工作不久,总是怕得罪领导,怕以后穿小鞋。
消化道大出血的小滋去做了个急诊胃镜,胃镜下喷冷盐水和去甲肾上腺素止血,还拒绝了消化内科医生的住院建议。那天小滋推了四次的奥美拉唑,愣是撑到了第二天上午交班后才回去休息。
夜休后小滋一如既往地上班,一边自己用药治疗。我理解他的心情,最伤他的不是消化道大出血和消化性溃疡,而是冰冷的人心。
我记得那是第一次听小滋医院。最终没离开,或许医院还很不规范,又或是因为小滋还有学术上的追求。
就这么又过了两年,有一天小滋夜班的时候忽然发生转移性右下腹痛,自己按了按腹部后,感觉应该是急性阑尾炎。病情进展得很快,腹痛加剧,体温也达到了39.5°C。
小滋很快联系了外科的兄弟备台准备急诊手术,同时跟科主任报告。没想到科主任说阑尾炎也不是什么大事,等下夜班了再去手术不迟,这大半夜的找谁去替班啊?
小滋愣住了,儿科急诊的岗位太重要,脱岗是肯定不行的。于是自己注射了一些抗菌素和山莨菪碱,并通知外科兄弟说手术改到第二天上午再做。
第二天上午,还没等到手术,小滋的阑尾穿孔了,在剧痛中小滋真的万念俱灰。事后小滋告诉我,这个科室他是真的不想再呆了。
要我说也是的,真的伤了。
小滋是个很有想法也很有能力的人,十几年来尽管小鞋不断地穿,但还是一路过关斩将的,年纪轻轻就上了副高。虽然在科室有些边缘化,但自己的病人却是不少。
房子买了,车子买了,去年还生了二胎。尽管还有房贷要还,但作为一个外省人能做到这样也算是熬出头了。
挺好,我说。
我说这话的时候,小滋正跟我聊着走出体制以后的职业规划,稍微有点兴奋。我可以感受到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国家已医院的医生晋升正高了,没什么可担心的,我说。
我多少是有些担心的,或许是我对小滋的能力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又或许我只是太关心他。
最终促使小滋下定决心的还是前个月那起医疗纠纷吧,说到这里小滋点着了一根烟。
我说,你戒烟十几年了吧?
对啊,小滋说,这包烟是今天买的,才抽了两根。
二个月前,小滋接诊了一个发热的小孩,考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开了抗菌素。不曾想那家长竟然是某卫生主管部门的一个干部,投诉起医生来很是熟门熟路的。虽然不懂医,但还是不依不饶地投诉了小滋,说他连血常规都没查就开抗菌素,违反了诊疗常规云云。
我说,这没什么毛病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就是应该用抗菌素。至于血常规什么的也不是门诊每个病人都查的,违反不了诊疗常规。
谁说不是呢,小滋说,他也是这么跟领导汇报的。但领导顾忌对方的身份,坚持要扣小滋一个月奖金以体现院方处理的态度。
这不扯淡嘛,我说,没依据的处理有什么意义?医院来都先查个血常规什么的,怕是有不少家长不答应啊。
就这么着吧,小滋说,反正下家也已经找好了,离职就是了,过去就可以独立带组,不用在这里继续穿小鞋。
我想,小滋应该没问题,总比呆着万念俱灰要好吧。他在体制内穿了那么多的小鞋都还能混得有声有色的,将来一定会更好。
人这一生总难免有那么一些黯淡的时光,也或许都曾让你感到万念俱灰,但那都是一时的。许多年以后你再回头想想,那些曾让你感到万念俱灰的事何尝不是一种经历,又何尝不是让你坚定前行的动力。时间能够冲淡一切,如今的事儿将来可能都不是事儿,没准一不留神都被你给忘了。
走了,小滋说。
再不济还可以跟我一起卖茶去呀,我笑着挥了挥手。
好啊,记下你这句话了。
小滋也笑了,说完就转身走了,望着身后挥了挥手。
(四)噩梦
阡陌在风里旋转,我伫立在阡陌之中,不知下一个路口是顺风还是逆风,应该向左还是向右……
三个月之前小滋常常跟我描述他的梦境的时候,强调得最多的就是“旋转”二字。
那时距离他被不依不饶的医疗纠纷投诉还有一个月,距离他正式离职整三个月。
心神疲惫,真的,小滋说,不只是投诉,还有来自各方的压力。
除了值班以外,几乎每晚都被噩梦纠缠的小滋,常常在夜半惊醒。这导致他近二年来降压药的使用不断升级,剂量也从半片到一片甚至二片。这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是非常心知肚明的。
当半片倍他乐克无法控制心率,当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的时候,小滋意识到,或许有那么一刻他会忽然倒下,不再醒来。
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濒死感觉,作为一名资深的医生,我非常能够理解小滋的描述。当然,更是因为我的血压也高,也不敢轻易动怒,要保持心率的平稳。我也担心心绞痛发作,我也担心心梗脑梗。
小滋问我,血管内皮的损伤是可以自己感觉到的,你相信吗?
我说,我信。
哪怕是面对无理的辱骂,我也在心里告诉自己,尽量不要动怒。若是发生了不可避免的争执,我也要让自己尽快地平复下来。否则心率与血压都会上升,血管内皮会损伤,增加血管内皮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破裂的风险。
好在我没有焦虑症状,我只是交感张力高了些。而小滋则有很严重的焦虑症状,很容易受到环境与他人的影响,睡眠质量也极差。
我常常劝小滋可以用一些抗焦虑药,但小滋担心药物影响记忆力与思维能力,于是坚持不使用。而实际上睡眠不足更容易影响记忆力与思维能力,这也更加剧了小滋的焦虑症状。
噩梦与焦虑的交替在那次无休无止的无理取闹中达到了高峰,也让小滋离职的念头越发强烈。
那晚睡得真香哪,小滋感叹道,工作以来就没有像那晚一样睡得那么安稳,一觉睡到自然醒。
小滋说的那晚,就是他正式离职的那晚。
没了噩梦,没了心悸,没了心绞痛,于是也没了焦虑,小滋再三感叹,如今连降压药都减量了。
小滋忽然抬头说道,这次的离职没准能延寿十年,你信不信?
我说,我当然信啊,但不算延寿,只是你把原本属于你的命又给捡回来了一些,也许是二十年,或许是三十年。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都担心你随时会猝死的你知道吗?我补了一句。
小滋笑了,开什么玩笑,生命真的有那么脆弱吗?
我也笑了,真的有,比如说你。
(五)入职
得亏你用了化名啊,险些成名人了就,小滋笑着呷了一口茶。
看你这头天上班,心情不错啊,新东家待你不薄吧?我喝了口水调侃了一句。
小滋乐了,还没怎么着呢,等病区做起来了才好说话。你怎么样?
还行,我说,吃了几天流质,不疼了,感觉都有点营养过剩了。
小滋说,得了吧你,听说你那篇文章都成了比惨大会了。怎么着?想删文不删?
不删,我说,干嘛要删?旧东家那么牛?还没指名道姓的呢,难道说不得?他会上天?
天是不会上,小滋笑着说,吃亏的都是些儿科小医生,会怕怕,觉得科头、组头那就是天。你没的把人给吓着。
该怕的是谁还两说呢,我说,急什么,来来来,你喝茶我喝水。
许多朋友问我,怎么感觉就是儿科医生的反应特别激烈一些?
我说,很简单啊,儿科医生太穷啊,给我足够多的钱,就是小鞋我穿穿又何妨?
人生不易,相遇即是缘。儿科医生的生活已然不易,不求同行扶助,但求不要同行相倾就好。
原本还怕因为使用了化名而影响故事的真实性。没想到反响巨大,引起了不少人的心理共鸣。想来有多少人的日常是压抑其中,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网络上的文章评论区记录了相关评论和信息,这些都是心声,无法杜撰。
《离职的时候往事历历在目,那时的我万念俱灰……》这篇文章发布以来,全国各地表示有与小滋相似经历的医生不少,其中就有大量的儿科医生。
甚至有望文而伤心欲绝,要求删文的。想必与睹物伤情类同,又或是心有余悸吧。想想也是的,都是多年的煎熬,难免留下心理阴影。可人家都不顾忌你的感受了,你还顾忌他的感受干嘛?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希望大家都能够拿出态度来,蔑视那些魑魅魍魉,不用害怕他们。咱们是受害者,应该更加坚定地走下去,有什么话都摆台面上勇敢地说出来,应该让他们无路可走才对。否则今天的小滋没准就是明天的你。多行不义者必有灾殃,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小滋说,算了吧,才离开一天就感觉已经懒得再跟他们扯一块儿了,浪费时间,浪费感情。
好吧,那就先记着,我笑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小滋也笑了,拉倒吧,一天天的忙着呢,过去的那些破事就当它是个P给放了吧。
行啊,小滋,这才一天就长进了,我说,发年终奖的时候记得请我喝酒。
能喝嘛你?你这还吃着半流质呢,小滋很有些担心。
我说,这不还有整半年嘛,到时大口的肉也吃得,白的不行,啤的没准能行。
行吧,走了,小滋起身告辞。
走快点,小滋,没了小鞋,走路畅快。
小滋没答话,挥了挥手,大步走了,没回头。
(六)彷徨
小滋又想离职了,医院。春节前就打算离职的,但因为遇上了新冠疫情就缓了缓。
呆着没意思,小滋说,没什么不好的,就是觉着没意思。
想来也是的,从忙忙碌碌的公立医院到医院,落差感确实大。毕生所学付之流水的感觉着实不好。能憋半年时间已是不易了。还是有抱负的人哪!
人都会有惯性的,常常左手拿着手机右耳在听。一个地方呆久了也多少有点感情,更何况是十几年光阴,整个青春都在那儿了。
有什么打算吗?我说。
暂时没有,小滋说,医院应聘,或许打算去开家诊所,或许去搞个自媒体,或许跟你去卖茶,你没忘了吧?
说着又聊起了去年我写的《离职的时候往事历历在目,那时的我万念俱灰……》。也就半年多的时间,过得真快。
记得刚认识小滋的时候,他刚考上儿科研究生,谈了三年的前女友正在跟他闹分手,这一晃十多年就过去了,过得真快。
十几年前还看影碟呢,上网看个剧得有多卡对吧?如今谁还买碟,打开手机随时都可以看的。没准人也在变。
还想回去吗?我说。
其实挺想的,小滋说,医院里呆得不如意,但也不是方方面面都不如意,至少在临床这块儿还行,有自己的病人群体。
回得去吗?我问道。
回得去,只是没法再入编了,小滋说,不过这不是重点,关键是人回不去了。
什么意思?我说。
日子过去了,人离开了就没有归属感了,小滋说,心回不去了。
想忘记却一再回首,再回首却是曾经拥有。
你可以写诗了,我说。
真的吗?小滋笑了笑说,其实我更想写歌。
一到晚上脑袋里就跟放电影似的,镜头画面很多,想法也很多,应该是有些焦虑吧,小滋说。
我说,这可以理解,辞职再辞职,换谁都会焦虑,不抑郁就算好的了。
你也可以感受到了对吧?小滋说,我还真觉得自己精神状态不大好,或许应该吃些抗抑郁药了。
还是去看看心理医生吧,我说,或许你吃些药好好睡上几觉就好。
还是家里得安顿好吧,小滋说,最近在追剧看《安家》,或许过去是太任性了些,那么些年都忍过来了,其实再熬熬就好。
休息一段时间也好,我说,整理一下心情再考虑将来怎么干,好歹是个医学博士副高职称啊,谁没活路也不能是你对吧?
谁说不是呢?小滋笑了,就是想太多,其实也没到没活路的地步,好歹不是第一次离职了,有经验。
就要四十了,能过去就过去吧,我说,其实换来换去的不过是个活法。
希望的吧,不想再折腾了,小滋说,有个稳定的工作就好,日子安安稳稳的怎么过不是过。老二会跑会跳的了,话也说挺好。
那你这次辞职干嘛?我说,回去好好跟东家商量一下,医院好说话,待你也不薄,还有个医疗组等着你呢。
也是的哈,小滋又笑了,都还没想好要干嘛呢,我辞职干嘛?
很多人很多事只能拥有不能回首,一旦成了曾经就成了记忆里的远方,触不可及。
我也笑了,回了个笑脸。
(七)结语
截止到今天,医院工作,听说还不错,工作和待遇都是。去年受到疫情防控的一定影响,今年的工作量还是很饱和的。
我想短期内小滋不会再离职了吧。小滋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他当儿科医生挺好!
- 上一篇文章: 住院患者心医院内一科成
- 下一篇文章: 刘慈欣少儿科幻系列,打开你的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