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故事我院儿科成功抢救一名鱼胆中毒

时间:2020-8-22来源:中毒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孩子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pf/a_6731900.html

我院儿科成功抢救一名鱼胆中毒患儿

近日,我院儿科成功抢救一名11个月鱼胆中毒患儿。患儿由外地转到我院,到达我院时患儿病情危重、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且频繁出现抽搐。值班医护人员分秒必争,立即对患儿进行抢救,给予患儿镇静、吸氧、生命体征监测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患儿频繁抽搐且伴有抽搐时呼吸暂停。

经反复多次追问病史,患儿家长诉患儿有食用鲫鱼胆汁病史,考虑患儿抽搐与鲫鱼胆汁中毒有关,立即给予补液、促进毒物排出、保护肾脏功能治疗。患儿抽搐症状逐渐消失,生命体征较前平稳,继续给予促进毒物代谢、保护脏器功能治疗。在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患儿病情逐渐好转,7天后痊愈出院。患儿家长送上两面锦旗向儿科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感谢,这是对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肯定,同时也彰显了儿科以精湛的技术维护生命的绿色通道,用博大的爱心创造儿童新天地的科室文化。

为何鱼胆不能吃?

鲫鱼胆汁的主要毒性成分为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该物质不易被乙醇和高温破坏,其中的主要有毒成分可导致多脏器功能损伤,民间俗称“比砒霜还毒!”鱼胆中含有的毒素非常耐高温,不论生吞、煮熟或者泡酒喝,都不会被破坏,都具有毒性。

鱼胆中毒发病很快,食用后数小时内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类似于急性胃肠炎的症状,接下来出现少尿或无尿,黄疸,肝肾功能衰竭,鱼胆毒素无特效解毒剂,尽早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是能否抢救成功的关键。

鱼胆中毒有多可怕?

这些胆汁毒素,会直接作用于肝、肾、胃肠等多个脏器,最终导致脏器损坏、衰竭。通常食用鱼胆到一定量后,短则2-6小时,最长14小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由于毒素引起上消化道粘膜病变,而3日后,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肝脏部位痛、皮肤黄、浮肿、少尿、血尿、头晕、嗜睡、出血、溶血等表现,医院检查,一般都发生肝肾功能损害或衰竭。一旦鱼胆中毒,必须及早治疗,若成人吞服2.5g的鱼胆即可导致死亡。提醒大家,动物的胆都不建议在没有去毒的情况下食用,除了含有有毒成分,还含有有害的细菌和微生物。

如果鱼胆中毒该怎么办?

一旦发现误食鱼胆等有毒物质时,早期可以通过催吐的方法使毒物排出,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手指或借助牙刷等物品,按压舌根或用双手挤压胃部以下位置,或轻拍背部对应于胃的位置等。服用牛奶或生鸡蛋调水ml,再服植物油~ml,以保护胃粘膜,延缓吸收可以有效的促进毒物的排除,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并及时就医。

(责任编辑:陈丽霞文稿:张也平台图文编辑:郭晓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zdjj/999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