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病护理

时间:2018-7-2来源:灾难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川崎病的护理

1.发热护理体温过高易导致高热惊厥,定时测体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出汗较多者及时更换内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鼓励多饮水,保持水分供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3次,保持室温20-22度,湿度50-60%。

2.口腔护理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咽部粘膜充血,严重者口腔粘膜糜烂、小糜烂、唇皲裂,每日口腔护理2-3次,动作轻柔,漱口液选用1%-2%碳酸氢钠溶液、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鼓励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增加食欲,防止继发感染,唇干裂者可涂消毒石蜡油。

3.皮肤护理患儿皮肤出现广泛硬性水肿,红斑时,应协助家属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修剪指甲,告之勿搔抓皮肤,每日清洁皮肤2次,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并擦干,衣裤应选柔软的棉质品,每日更换,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恢复期指趾端等处出现模样脱皮时,告诫患儿及家属不要强力撕拉,让其自然脱落,较大块者可剪去,防止继发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

1.加强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减轻其思想负担,避免因对此病的不了解担心会给孩子造成后遗症。制造温馨的家庭病房,消除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2.输液应及时巡视病房,防止发生意外,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按每分钟20-30滴调节,防止发生肺水肿,及时更换液体,随时观察头皮针是否在血管内,以免液体漏出血管,深入皮下。由于输液时间长,应注意血管的保护,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并加强留置针的护理。

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传单是一种急性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性疾病,可累计多个脏器和系统,并发肝炎、肾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因此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颜面、眼睑浮肿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血常规、肾功能全套的检查。对有严重并发症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4.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实行呼吸道隔离一周,防止交叉感染及疾病的传播。如有接触者应及时注射丙种球蛋白。

5.充足营养的摄入,指导家长正确喂养,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为主,如豆浆、配方奶、蒸鸡蛋、果汁等,根据病情调节量和餐饮,以少量多餐为主。

手足口病的护理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并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主。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口腔溃疡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些病人仅有皮疹和口腔溃疡。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冲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易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和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以婴幼儿常见。本病的病死率为5%-15%,存活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本病主要的护理措施如下:

1.维持正常体温高热患儿要卧床休息,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处理,以减少大脑氧的消耗,防止发生惊厥。

2.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面色、神志、瞳孔、囟门等变化,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如患儿出现意识障碍、囟门及瞳孔改变、躁动不安、频繁呕吐、四肢肌张力增高为惊厥发作先兆,呼吸节律深而慢或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升高,警惕脑疝及呼吸衰竭的发生,若在治疗中高热不退,反复警觉发作,前囟门饱满,颅缝裂开,呕吐不止,提示出现脑膜下积液等,须随时做好各种急救的准备工作。

3.惊厥发作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给予口腔保护以免舌咬伤,拉好床档,避免躁动及惊厥时受伤或坠床。及时清理患儿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造成误吸。

4.满足患儿机体对能量的需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神志清者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意识障碍者给予静脉高营养或鼻饲。对呕吐频繁者,可根据个体情况,采取静脉补液的方式维持液体量与能量的摄入。

5.主动向患儿家属介绍病情,用药原则及护理方法,使其主动配合。为恢复期患儿制定相应的功能训练计划,指导家长具体的护理措施,减少后遗症发生。

支气管肺炎护理

支气管肺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它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3岁以下患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合并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和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时病情严重,容易迁延不愈,病死率也较高。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治疗护理及时,则患儿多痊愈快、预后好。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保证患儿休息,病室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通风。根据天气情况每天开窗2-3次,每次10-30分钟,室温保持在18-20摄氏度之间。湿度应保持在50%-60%。

3.经常更换体位,根据病情1-2小时翻身一次,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卧位。

4.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油腻、辛辣食物。鼓励患儿进米汤、果汁等,以补充热量和呼吸道水分的丧失。但要适量,避免加重心肺负担。同时酌情补充维生素C、A、D等。

5.肺炎时,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时,患儿不能及时降痰咳出,因此必须及时吸痰,尤其是在喂奶、服药前。

6.根据缺氧程度决定吸氧流量,给氧时注意随时检查鼻导管是否达到深度(鼻尖至耳垂长度的2/3),及时保持导管通畅。

7.密切观察神志情况,瞳孔变化及肌张力等,若出现呼吸加快,心率突然加速,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心音低钝,颈静脉怒张等,应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8.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过敏性紫癜护理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数量、分布,和有无反复出现等,每日详细记录皮疹变化;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和小儿抓伤,如有破溃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患儿衣着应宽松、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可能的各种致敏原,同时按医嘱使用止血药、脱敏药等。

3、观察患儿关节肿胀及疼痛情况,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患儿腹痛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在床边守护,并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4、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情况,同时注意腹部体征并及时报告和处理。有消化道出血时,应卧床休息,限制饮食,给予无渣流食,出血量多时禁食,经静脉补充营养。

5、观察尿色、尿量,定时做尿常规检查,若有血尿和尿蛋白,提示紫癜性肾炎,按肾炎护理。

支气管哮喘护理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室空气新鲜,室内保持清洁、室温适宜,环境保持安静舒适。

3.清除过敏原,避免选用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如蛋、奶鱼虾等,对屋尘、尘螨过敏者应经常清扫病室。过敏原不明确者,对新接触的物品及初次食用的食物应详细观察,及早找出发病规律和发作诱因。

4.给予患儿坐位或半卧位,每1-2小时更换体位,便于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粘稠者可雾化吸入。对痰液多而无力咳出者,及时吸痰。

5.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防止痰栓形成。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困难的表现及病情变化。如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及时给予机械呼吸。若患儿出现紫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音减弱等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共同抢救。

7.做好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守护并安抚患儿,鼓励患儿将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尽量满足患儿合理的要求。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发热、咀嚼受限,亦可累及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

1.减轻疼痛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腮腺肿痛,影响吞咽,口腔内残留食物易致细菌繁殖,应经常用温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幼儿应帮助其多饮水。做好饮食护理,患儿常因张口及咀嚼食物使局部疼痛加重,应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不可给予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否则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排出受阻,腺体肿痛加剧。腮腺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可减轻炎症充血程度及疼痛。亦可用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敷于患处,保持局部药物湿润,以发挥药效,防止干裂引起疼痛。

2.降温保证休息,防止过劳。发热伴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至热退。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利汗液蒸发散热。监测体温,高热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醇浴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剂。发热早期可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或板蓝根抗病毒治疗。

3.病情观察脑膜脑炎多于腮腺肿大后l周左右发生,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于以相应消减护理。

4.预防感染的传播对患儿应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止。对其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在流行期间应加强托幼机构的晨检。对易感儿可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采用皮内、皮下接种或喷鼻、气雾法,90%可产生抗体。

5.家庭护理指导单纯腮腺炎患儿可在家隔离治疗护理,须指导家长作好隔离、用药、饮食、退热等护理,并学会观察病情,一旦出现严重症状,立即就诊。

儿科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膏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znjj/799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