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YGK医院感染管

时间:2020-1-14来源:日常急救 作者:佚名 点击:

(一)环境的管理

1、新生儿病室应相对独立,邻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2、病房通风、采光条件好,室内温度保持在22-2℃,湿度保持在55-65%。

3、新生儿病房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NICU、早产儿室、隔离室、治疗室等,辅助区包括接待室、清洗消毒间、配奶间、沐浴室等,各区域划分明确,标识清楚,严格管理。

、床间距至少保持在1m,每张床占地面积不少于3m2,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每张床的使用面积以6.0-6.5m2为宜。

5、每天上、下午开窗通风各1次,每次30分钟。每天两次进行空气消毒,每次60分钟。外来仪器设备离开后,病房空气消毒增加1小时,每月清洗空气消毒机滤网并记录。

6、每天两次用mg/L含氯消毒液湿拖地、物体表面擦拭两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拖把分室使用,抹布一床一用,用后用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洗净、晾干备用,每月对室内彻底清洁消毒一次,每季度由感控专职人员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并给予监督、指导和反馈。

7、新生儿沐浴室的温度控制在26-28℃,洗后及时对沐浴室进行消毒,保持室内干燥。

8、配奶室有专门洗刷奶具的水池,奶具存放柜、配奶台及消毒设施。

9、患儿患传染病或有感染可疑时,必须入隔离病房治疗,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患儿出院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二)人员管理

1、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严格控制室内人数。

2、所有人员入室前应按规定更衣、换鞋,并清洗双手。并于每周一、五更换工作服,如有污染随时更换。进入病房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需戴口罩。

3、工作人员在接触每一位患儿前后都应洗手或手消毒,诊疗用具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擦拭,以免造成患儿交叉感染,每季度由感控专职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监测一次,并给予监督、指导和反馈。

、新生儿室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患有皮肤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停止与患儿接触。新调入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应查肝功,若发现各型肝炎及肝炎病毒携带者,不应在本室工作。

5、工作人员应每年做一次健康检查。对携带致病菌者应调离,经治疗直到培养两次阴性方可重返病房。

6、严格探视制度,家属不得直接接触患儿。

(三)物品管理

1、病房内设备,如桌面、床、暖箱、治疗车等每日用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两次,抹布专用。医疗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体温计用75%的酒精浸泡30分钟以后擦干备用,听诊器专人专用,每日用75%酒精擦拭一次,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新生儿病房所有用物一律不得外借,外来检查仪器设备进入新生儿病房后,由责任护士对直接接触患儿身体的部件进行消毒处理。

3、所有接触患儿的布类用物及沐浴所需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床单位用物每日更换,患儿被服应经清洗消毒后备用。衣、被、床褥如有污染,随时进行清洗和消毒。

、患儿奶瓶用毕,及时清洗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双消毒法),奶粉有开启标识,应现吃现配,配奶时应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5、新生儿使用的呼吸机管道,应及时清洗,并送往供应室消毒。

6、消毒物品、污染物品应分开放置。布类直接放入专用污物袋,避免污染外环境。感染患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物品应放入专用的密封塑料袋中转运。

7、新生儿沐浴严格执行一人一巾,操作台每日用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保持清洁干燥。眼药水、粉扑、油膏、沐浴巾等治疗用品,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8、每月对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感染控制标准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空气:≤.0cfu/cm2(15min,直径9cm平皿)

物体表面:≤5.0cfu/cm2

卫生手:≤10.0cfu/cm2

工作人员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CCTV品牌影响力北京中科
云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wsldq.com/rcjj/956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儿科急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